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The Lancet Oncology首次全文刊载中国卵巢癌临床研究 | 阿帕替尼联合口服依托泊苷,打破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治疗瓶颈的新曙光

2018-08-04作者:数字报管理员热点
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程度较高的常见肿瘤,其死亡率居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女性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卵巢癌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进展至晚期,即使在接受手术及一线化疗后,仍有约70%的卵巢癌患者会出现铂耐药复发。而目前,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治疗疗效欠佳,亟待新型更有效治疗手段的出现。

在入选2018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全球学术项目(GAP)年会口头报告及2018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壁报讨论之后,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欣、蓝春燕教授开展的“阿帕替尼联合口服依托泊苷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单臂、开放标签II期研究”于格林威治时间2018年8月3日在线全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肿瘤》杂志(The Lancet Oncology,最新影响因子:36.418分),这是我国卵巢癌临床研究首次刊发在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及讨论。

那么,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的学术地位如何?阿帕替尼联合口服依托泊苷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研究又有哪些突破?今天,小编特别整理了杂志及该研究的主要内容,邀读者一睹究竟。

The Lancet Oncology,世界临床肿瘤学期刊中的明珠

The Lancet系列杂志:照亮医学界的明窗

《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同行评审性质医学期刊。1823年由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创立,而柳叶刀一词除意指锋利手术刀切除陈杂之外,亦有“尖顶穹窗”之意,借此寓意Lancet杂志立志成为“照亮医学界的明窗”。

目前,The Lancet杂志已衍生数种不同医学领域的专业期刊,如The Lancet Oncology(肿瘤学)、The Lancet Neurology(神经学)等,已成为各自医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及重视。

The Lancet Oncology:世界临床肿瘤学权威期刊

The Lancet Oncology于2000年创刊,属月刊,在最新发布的2017年度肿瘤领域SCI期刊影响因子排行榜中(图),其排名第3,影响因子达36.418。作为临床肿瘤学的权威期刊,The Lancet Oncology主要发表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综述、评论以及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及发现等。

filehelper_1533272803437_30.png2017年最新发布的肿瘤领域SCI期刊影响因子排行榜

近年来,随着我国抗肿瘤领域新药研发水平及临床研究质量的不断提高,以阿帕替尼为代表的我国原研抗肿瘤治疗新药临床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认可,多次登上世界舞台。既往我国研究者在The Lancet Oncology发表的文章多以肺癌、乳腺癌等领域居多,此次,阿帕替尼联合口服依托泊苷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II期研究是我国学者主导的卵巢癌领域临床研究首次登上The Lancet Oncology。

研究简介:

双口服!ORR达54.3%!阿帕替尼联合口服依托泊苷在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治疗中大放异彩!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既往研究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化疗可改善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预后。阿帕替尼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口服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自2014年上市以来,在胃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瘤领域的研究取得瞩目成绩。近年来研究发现,阿帕替尼与细胞毒药物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且不会产生毒性叠加,为阿帕替尼与依托泊苷的联用奠定了基础。因此,研究者在评估了阿帕替尼及口服依托泊苷(VP16)联合用药的疗效、安全性及便捷性的基础上,开展了这项阿帕替尼与口服VP16联合用药治疗铂耐药卵巢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单臂、开放标签II期临床研究。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组织病理学证实为上皮性卵巢癌,18至70岁,铂耐药或铂难治性复发,要求既往至少接受一线含铂方案化疗,东部肿瘤协作组织体力状况(ECOG)评分为0~2分,具有可测量病灶。

研究终点

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及安全性。

给药方案

阿帕替尼500mg,qd,在此基础上联合VP16 50mg,d1-d14,每21天为1个疗程,口服VP16最多给药6个疗程,此后阿帕替尼单药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患者退出或毒性不可耐受。

研究结果

2016年8月10日至2017年11月9日,共入组35例患者。至数据截止日期(2017年12月31日),35例患者中有20例(57.1%)终止研究,15例(42.9%)患者仍在接受治疗。意向性治疗分配(ITT)人群分析ORR为54.3%(95%CI,36.6-71.2),DCR为85.7%(95%CI,69.7-95.2),PFS为8.1个月(95%CI,2.8-13.4);按完成方案分配(PP)人群分析ORR为61.3%,DCR为96.8%。最常见的3或4级不良事件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1.2%)、疲劳(32.4%)、贫血(29.4%)及粘膜炎(23.5%)。未见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所有不良事件均可控。

研究启示

本研究首次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口服VP16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双口服药联合方案的ORR达54.3%,显著高于既往化疗及靶向药物的疗效。在PFS方面,阿帕替尼联合口服VP16亦明显优于既往单药化疗结果(8.1个月对3.4个月)。阿帕替尼与口服VP16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可接受,多数毒副反应为轻至中度,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与既往阿帕替尼单药安全性数据相一致。此外,阿帕替尼与VP16均为口服用药,对接受门诊治疗的卵巢癌患者而言更为便捷。

本研究初步证实了阿帕替尼联合口服VP16治疗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良好疗效及安全性,未来,仍需要继续开展更大规模的多中心III期研究以夯实阿帕替尼联合口服VP16给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

专家简介

filehelper_1533278600437_901.jpg

黄欣教授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 

  • 从事妇科肿瘤的医教研工作30余年 

  • 临床上擅长各种妇科肿瘤的诊治工作,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擅长各种疑难复杂及复发病例的手术及化疗 

  •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卵巢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及数字化病理在卵巢癌微环境中的应用,并积极探讨国产靶向治疗药物在复发难治卵巢癌的应用 

  • 主持和参与多个临床研究 

  • 以第一/通讯作者 在 Gynecologic On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Scientific Reports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近10篇,累计影响因子>30

filehelper_1533278600437_902.jpg

蓝春燕教授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

  • 博士,硕士生导师 

  • 长期从事妇科肿瘤诊治的临床工作,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手术及早期妇瘤的微创治疗,擅长卵巢癌晚期及复发病例的综合治疗 

  • 致力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首次将数字化病理技术应用于卵巢癌肿瘤微环境研究,并建立风险预后模型

编辑|刘茜(中国医学论坛报)

点击看原文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