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血液透析,作为慢性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虽能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但在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遭遇肌肉痉挛这一并发症。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紧急处理策略以及预防措施,为肾病患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
概念解析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肌肉组织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和肌肉紧张。发生率可达33%至86%。这种肌肉痉挛主要发生在血液透析的中后期,也可能在透析结束后几小时内再次出现。这一现象多发生于小腿腓肠肌、足部肌肉及大腿肌肉,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全身肌肉,干扰透析进程,甚至非计划性下机。
病因分析
电解质失衡:血液透析过程中,钙、镁、钾等电解质浓度的快速变化,特别是低钙血症,是引发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
血压波动: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导致肌肉组织供血不足,引发肌肉痉挛。
超滤过度:快速大量的超滤导致体液丢失过多,引起肌肉组织脱水,增加肌肉痉挛的风险。
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可刺激肌肉神经,诱发痉挛。
药物因素:某些透析用药物,如肝素,可能间接影响肌肉功能,导致痉挛。
肉碱缺乏:骨骼肌和心肌是肉碱最重要的分布和作用器官。血液透析对肉碱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一次血液透析治疗可以使血浆中肉碱水平下降约 60%~70%。因此,肉碱缺乏时患者会出现肌肉痉挛。
临床表现
肌肉痉挛发生时,患者会感到痉挛部位剧烈疼痛,肌肉紧绷,活动受限。痉挛通常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严重时可能引发全身肌肉收缩,影响透析的顺利进行。
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疼痛:痉挛部位出现明显的疼痛感,患者常因此感到不适甚至痛苦。
肌肉紧张:痉挛部位的肌肉呈现紧张状态,触诊时能感受到肌肉僵硬。
活动受限:痉挛发生时,患者可能因疼痛而无法自由活动痉挛部位。
紧急处理措施
暂停超滤:一旦发生肌肉痉挛,应立即暂停超滤,减少体液丢失,避免肌肉进一步脱水。
调整电解质:根据电解质检测结果,适当补充钙、镁等电解质,恢复电解质平衡。
控制血压:对于低血压引起的痉挛,应迅速提升血压,如给予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静脉注射。
调整透析液温度:将透析液温度调整至适宜范围,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肌肉。
局部按摩与热敷:对痉挛部位进行轻柔按摩和热敷,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解痉药物或镇静剂,以快速缓解肌肉痉挛。
预防措施
优化透析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透析时间、频率和超滤量,避免过度超滤。
均衡饮食: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钙、镁等矿物质,预防电解质失衡。
适当运动:在透析间歇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提高肌肉耐力和灵活性。
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透析方案,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调整透析液成分:对于易发生肌肉痉挛的患者,可适当调整透析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和pH值。
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有助于减少肌肉痉挛的发生。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肌肉痉挛为常见并发症,通过合理的紧急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应对,降低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在透析过程中,患者应保持与医护人员的良好沟通,积极配合治疗,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来源:肾病透析科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