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女演员炮轰钟南山“你治好过几个人?”生而为人,请保持底线

2020-12-06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热点

!!!头图.gif 


沈佳,女演员,在微博有一百多万粉丝。
11月27日,她发了一条微博,让人看了很不爽。
她直接向钟南山院士开炮,发出了六连
敢问钟院士,这次疫情,你整天忙在镜头一线,有什么研究成果?发明什么药?治好过几个人?提出过什么合理化建议?在武汉一共待过几天?在这次疫情都做了什么贡献?

微信图片_20201204141724.jpg

这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
不管是博眼球还是真无知,都挺让人生气。
微博很快注意到了她,判定为恶意营销,封了她的微博15天。
微信图片_20201204141733.png

结果没多久,她又在海外平台发文喊冤,不服自己“因为质问钟南山骗子”而被封禁。
微信图片_20201204141738.jpg

她自称华谊旗下艺人,但华谊已经迅速发出声明:此人跟我家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同时,也有大V力挺她,支持她的质疑。
微信图片_20201204141741.png
说的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我来告诉你,这事哪里不对。
如果是一个孩子,不了解情况,看媒体整天报道钟南山,就来问“他做了什么”,那我们完全可以心平气和告诉孩子钟南山的成就,不会生气。
但那位有百万粉丝的女演员,是一个成年人,自己经历了整个疫情,现在也享受着钟南山们的抗疫成果,日子过舒服了,忽然翻脸不认人,反咬一口“你有什么贡献啊?你治好过几个人?
这是不是很过分?
质疑可以。但成年人得有点常识吧?得看清楚事实再说话吧?
不能大嘴一张就信口开河,想怼谁就怼谁。
你既然知道媒体整天在讲钟南山,那肯定就知道他做过什么。
老人家84岁高龄,从疫情至今都没怎么休息,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到头来就换你这一通质问?
人家辛苦奔波的时候,你躲在家里瑟瑟发抖,现在人家把事情做好,享受荣誉了,你眼红了,来蹭流量了。
这好吗?
这不好。
微信图片_20201204141745.jpg


“南山风骨,国士无双!”

 

钟院士做了什么,才够格称为无双国士?


2020年1月20日,“围绕着一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人,因为护理各方面,有14名医务人员感染。”钟南山当时说,出现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标志。

 

但更难得的是17年前,2003年第一次冠状病毒疫情(SARS)爆发时他也是这样,敢冒着风险说出与权威声音相左的事实,“2003年有关部门要我纠正‘错误看法’,但我坚持了自己观点”。


原来,2003年2月18日出现过一次病原体之争。SARS病例在快速增加,结果一些权威专家宣布,SARS的病原是衣原体,用抗生素治疗非常有效。


但事实上,钟南山已经把能用的抗生素治疗方案都用过了,没用。所以在广东省的紧急会议上,钟南山坚持说:SARS的元凶不是衣原体,而是病毒!


会后,有朋友悄悄问他:“你就不怕判断失误吗?有一点点不妥,都会影响院士的声誉。”


钟南山平静地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因为他是讲真话的大炮,所以不无争议,即使如此,钟南山始终坚持最真实的自己,做最正确的决定。


到了4月,钟南山又在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外记者举办的发布会上,大声质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说法:


现在病源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我们顶多遏制,不叫控制!连医护人员的防护都还没有到位!


微信图片_20201204142241.jpg

图源见水印


除了纠偏,2003年1月22日,60多岁的他与其他专家连夜奋战,整理出一份调查报告,“非典型性肺炎”这个词首次出现。那年春节过后,SARS在广东快速蔓延,很快突破了1000例。钟南山却向广东省卫生厅申请,把所有危重病人都送到他所在的广州医学院附一院去,集中治疗。


微信图片_20201204142248.png

图源见水印


他说,这是排雷的,遇到了地雷阵,你不上谁上。从2002年12月22日收治第一位SARS患者,到2003年7月2日最后3位非典病人出院,钟南山院士所在医院医务人员连续奋战193天,创下全国医院SARS防治工作的纪录。收治SARS病例302例,治愈出院率达到93%。


这期间钟南山院士过度疲劳,38小时没合眼,出现了发烧等症状。幸运的是,他得的只是普通肺炎,而自己又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家里隔离治疗一周,输液吃药,把自己治好了,又回到了一线。


17年后他还是英雄不改本色,敢发声,敢负责!这事容易吗?你试试就知道了!

 

此次疫情爆发后,84岁的钟南山,不顾个人安危,再度出征。2020年1月18日,钟南山夜武汉疫情一线,连夜调查、讨论和研究疫情。


微信图片_20201204142251.jpg

钟南山赶赴武汉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图源见水印

 

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召开发布会,钟南山任专家组组长。

1月21日,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第一次会议,钟南山任组长。

9月3日,钟南山入选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新冠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组专家组组长,这些头衔听起来并不高大上,但这副担子有多重?

 

可以想象下,如果国内的疫情在医学防控层面出了纰漏,板子首当其冲会打在谁的身上?过去的功劳,很可能烟消云散,一世英名尽毁可能还落个骂名。他高龄,早已功成身退,何必重出江湖?


但钟南山不是计较这些的人,计较这些就不是钟南山!

 

微信图片_20201204142254.jpg

新华社资料图

 

至于“钟南山有什么研究成果、发明了什么药、治好过几个人、提出什么合理的建议、在武汉一共才待了几天、做了什么贡献?”这些都是微观的、普通专家和医生层面的工作(当然并不是说微观贡献不重要,毕竟病人是一个个医护人员救下来的),他的大脑高速思考运转的,是如何给出扭转整个国家抗疫形势宏观层面的建议。


可以说,钟南山的建议,对打赢抗疫第一战具有重要意义!

 

钟南山用自己的胆识、数十年的经验和医学利器,与新冠病毒展开殊死搏斗,最大程度保护了人民的健康。


狭路相逢勇者胜,有这份勇往直前、不计代价的牺牲精神和斗志,病毒也得吓退!


在研究成果方面,钟南山院士团队也发表了多项研究。美国时间2月28日,钟南山院士团队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研究团队收集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从全国30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所提取的1099例实验室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研究指出,严格、及时地采取流行病学措施,对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关重要,近一半患者入院时尚未出现发热、但随着疾病进展,88.7%的患者相继出现发热,因此仅依靠发热作为诊断标准则容易漏诊疑诊病例;指出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较为少见,但也指出了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在粪便、胃肠道破损黏膜、出血处分离出病毒),提示需要注意预防粪口传播。这些研究成果对防控新冠疫情起到了重要贡献。


微信图片_20201204142257.jpg

 论文截图


共和国勋章获奖词有这样的评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01204142301.png

图源见水印


如果这还不是最大的贡献,那什么才是?

 

综合自: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网、百家号/金错刀、新华社、医脉通、李月亮等。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