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FM18.2·病理之声丨首个《胃癌Claudin18.2临床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引领晚期胃癌精准诊疗

2025-09-16作者:王晨资讯
image.png




引言




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人群的胃癌发病率显著高于全球水平,2020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47.9万例,死亡病例37.4万例,分别占全球的44.0%和48.6%。由于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隐匿性强,故多数患者确诊即为中晚期,失去根治手术机会,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随着胃癌的诊疗模式正逐步从传统的经验性治疗向精准化治疗转变,临床上亟待新的生物标志物检测与药物治疗方案指导一线治疗策略。


近年来,Claudin18.2(CLDN18.2)这一新兴生物标志物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全球首款靶向CLDN18.2的抗体药物佐妥昔单抗在国内外上市,包括NCCN胃癌指南、ESMO指南、CSCO在内的多国权威指南,已将佐妥昔单抗纳入CLDN18.2阳性的晚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中。这为胃癌精准诊疗带来新的契机,也对CLDN18.2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检测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顺应临床诊疗格局的发展,《胃癌CLDN18.2临床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应运而生,共识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明确CLDN18.2检测的临床价值

CLDN18.2属于Claudins蛋白家族,是细胞间紧密连接的重要结构蛋白。在正常生理状态下,CLDN18.2主要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维持胃黏膜的屏障功能。然而,当肿瘤发生时,紧密连接被破坏,肿瘤细胞表面的CLDN18.2表位则会被暴露出来。随着靶向CLDN18.2的抗体药物佐妥昔单抗的上市,以及后续更多靶向CLDN18.2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推进,CLDN18.2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靶向治疗靶点。CLDN18.2表达检测在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治疗方案中起着重要作用,强烈推荐在治疗前进行CLDN18.2蛋白表达检测(推荐级别:强推荐)。

 2梳理CLDN18.2检测的现状与挑战

目前CLDN18.2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检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CLDN18.2不同抗体克隆号之间存在特异性和灵敏度差异,检测平台多样化,诊断报告格式未统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CLDN18.2 IHC检测在胃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导致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一致性难以保证。

3规范Claudin18.2检测体系

《胃癌Claudin18.2临床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基于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对CLDN18.2 IHC检测全流程进行了系统性规范,以期提升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使更多胃癌患者在后续靶向治疗中获益。

#检测样本类型及对照设置
  • 样本类型:强烈推荐在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治疗前进行CLDN18.2蛋白表达检测。进展期胃癌原发灶活检宜取6-8块组织,多点活检取材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 对照设置:每次检测均需设立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对于原发灶手术根治标本,建议尽量选取带正常胃黏膜的蜡块作为内部阳性对照;对于活检或转移灶标本,则需要设置外部阳性对照组织(推荐级别:强推荐)。

#检测试剂及平台选择
  • 试剂选择:建议使用循证医学证据充足的IHC检测平台、抗CLDN18/CLDN18.2抗体和二抗检测试剂,以确保其临床有效性。建议按试剂盒推荐的平台进行检测并进行一致性验证。

  • SPOTLIGHT和GLOW两项临床研究所采用的Ventana CLND18(43‑14A)RxDx IHC检测试剂亦已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获批为佐妥昔单抗的伴随诊断。国内一致性研究数据显示,在Ventana平台,43‑14A(Ventana)与43‑14A(AccuPath)、LBP‑1的一致性均较好;在Leica和Dako平台上,43‑14A(Ventana)和43‑14A(AccuPath)、LBP‑1、MM02的总体一致性均较好。

#判读标准和报告格式
  • 判读标准:CLDN18.2检测结果判读标准可参考SPOTLIGHT和GLOW两项研究,将CLDN18.2高表达定义为≥75%的肿瘤细胞具有2+/3+强度膜染色,可借鉴HER2“放大规则”半定量评分。

  •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含标本类型、取样部位、样本充分性、抗体克隆号、检测平台以及细胞膜中等-强着色(2+/3+)肿瘤细胞比例等信息。



CLDN18.2检测未来路在何方



当下,CLDN18.2 IHC检测中,对于细胞膜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比例的判读,主要依赖病理医生人工评估。这一过程不仅耗时费力,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不同病理医师间的判读结果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未来,AI辅助判读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大量染色图像进行分析,快速且精准地评估细胞膜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比例。AI辅助人工判读应用于CLDN18.2检测,有望解决当前判读环节的痛点,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检测结果。


目前CLDN18.2的阳性阈值设定基于GLOW与SPOTLIGHT研究,属于“阴阳二分法”。参考HER2检测的发展道路,有理由相信,随着目前已获批的佐妥昔单抗以及ADC、CAR-T等新型靶向药物的研究推进,CLDN18.2也将实现更加精准的分层,进一步优化检测阈值,明确不同药物对应的最佳检测标准,以实现精准的患者分层。



结语


《胃癌CLDN18.2临床检测专家共识(2025版)》为准确筛选靶向治疗获益人群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制定从标本采集与处理、对照设置、检测方法与试剂选择,到结果判读与报告、质量控制等全流程的统一规范,助力精准筛选从CLDN18.2靶向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提高治疗有效率,最终提升患者的临床获益,推动胃癌精准治疗迈向新高度。


展望未来,随着伴随检测技术的革新、与新兴治疗方案的结合以及检测适用范围的扩大,CLDN18.2将在胃癌的精准治疗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广大胃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希望。


审校: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盛伟琪教授


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核编码:MAT-CN-VYL-2025-00209

材料准备时间:2025-07-17

材料有效期:2026-07-17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