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氯吡格雷,应该是餐前还是餐后服?

2019-04-03作者:壹声经验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作者:Gcplive

来源:药评中心

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缺血等动脉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氯吡格雷的常规用法用量为:每次75mg,每日一次,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那么:氯吡格雷究竟应该是餐前还是餐后服呢?

一、什么是氯吡格雷抵抗?

理论上,每天坚持服用氯吡格雷,可有效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或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血栓事件。

实际上,即便严格按照推荐的剂量服用氯吡格雷,仍有4%~30%的患者在达不到预期的抗血小板效果,甚至发生心脑血管事件,这种现象被称为氯吡格雷抵抗。

二、产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原因?

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本身无抗血小板作用。

氯吡格雷必须通过肝药酶(主要为CYP2C19、CYP3A4)代谢为活性产物(硫醇代谢物),才能不可逆地与血小板上的二磷酸腺苷受体(P2Y12)结合,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产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原因主要有:

三、食物对氯吡格雷吸收有何影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欧洲药品管理局均认为,可通过测定氯吡格雷的血药浓度水平(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氯吡格雷的生物等效性。

氯吡格雷片为口服制剂,饮食易对氯吡格雷吸收产生影响。国内多项生物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

无论仿制药还是原研药,与空腹服药相比,餐后服药时氯吡格雷的峰浓度(Cmax)为空腹条件下的3~6倍,生物利用度(AUC)为4~7倍,半衰期(t1/2)为1.1~1.5倍,达峰时间(tmax)延长约1小时,而且餐后服用个体变异较小。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作者个人建议:

在餐后15分钟内服用氯吡格雷,一是减少氯吡格雷抵抗,二是减少个体内变异。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