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确定
审核未通过
确定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壹生大学樊代明: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不好,只有最后三分之一才是治好的!
樊代明:三分之一的病不治也好,三分之一的病治也不好,只有最后三分之一才是治好的!
112794 观看 发布时间 2018-04-01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 课程介绍
  • 讲者介绍
  • 评价
  • 评论
  • 资料

0cffd8c6-9cca-4049-ba1b-8500f5021a7b.png

人类常见病有4000种,其中90%没有好药物可治。占人类死因1/4的肿瘤很多都是不能治的。医学研究突飞猛进,我们为何还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
我们老是在局部发力,对医学本质的认识有偏差。医学是什么?没人知道。我们可以说医学不是什么——医学不是简单的科学,不是单纯的哲学,它还涉及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几乎所有与人有关的学科都可以囊括进医学。
从历史来看,医学出现的时间更早。科学只是1500年前部分地球人提出的一个名词,只是天底下千百种方法学中的一种,当然不能用一种方法学的标准来要求所有方法学,包括医学。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格物致知,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知人扶生。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事物的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它的结果必须是百分之百。医学研究的结果是在0%到100%之间寻找可能性,就是说任何可能性都存在。
医学研究的是生命,生命是什么?是物质的特殊功能,有物质才有生命,但有物质不一定有生命,人死了以后所有的物质都存在,请问死的又是什么呢?
科学是唯物主义,看到了才算,所以是物质不灭;而医学研究的是功能,回答生死。西医主要研究物质,叫西医科学;中医主要研究功能,和科学不太一样,所以人家说中医不科学。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角度研究生命,不能说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其实中医和西医都是医学,但也都不等同于科学。
下面我从17个方面跟大家报告一下哪些地方不一样。
个体与群体
科学研究的个体数据是相同的,所以1+1=2。而医学不一样,一个120斤的人加一个130斤的人等于250,两个人是一样的吗?除了体重方面的考量,还有身高、性别、年龄等。
科学引入医学以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个体加起来算一个平均数!是不是这样?为了要求医学个体是一样的,比如说做临床试验,一个药品,先要拿准入标准去掉一部分,再用排除标准又去掉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是想让大家都能用。算在一起先是平均数,实在不行叫中位数,还不行叫标准差,仍然不行叫标准物,最后还不行就叫可信度。
如果有100个心脏病的人,对其做胸外按压,3-4个人能活,但是不按压绝对一个不活。从3%到0%,在科学上是没有意义的,没有P值。也就是说,如果不救是符合科学的,但是违背伦理,如果施救符合伦理却违背科学。
同病不同症。同样是感冒,甲为发热,乙为头痛,丙为咳嗽。既然是一种病都开一种药就好了,其实不然,我们得根据不同的人开不同的药。
同病不同害。同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按道理应全部根除。可HP可分CagA阳性株和阴性株,前者与胃癌相关,胃癌发生率比阴性者高2倍,应予根除。而后者在正常人为多见,而且根除后近端胃癌发生增多,所以HP感染无症状者不应根除。
同病不同果。同是乙肝病毒感染,按理皆应抗病毒治疗。但有的可以自动清除,达到自愈;有的终身带毒,但不发病;有的很快发病,且向肝硬化进展,甚至发生肝癌。因此,对乙肝病毒感染者,是否抗病毒治疗应区别对待。
同药不同效。同是高血压或心动过速,用倍他洛克治疗,有人用25mg就见效,但有人用250mg却没效果。因此对高血压,尽管是同一种疾病应该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大家都在做循证医学,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一个药品进入一个群体拿到70%的效果好不好?好啊!但其中有30%的不用这个药品也有效,70%减去30%,只有40%有效。另外30%用了也无效。几乎所有的药品进入临床试验都是这个结果:1/3吃了有效,1/3不吃也有效,1/3吃了也没效。不吃也有效的糊里糊涂活了,吃了也没效的明明白白地死了。为什么不针对性用药?因为医生不知道对谁有效对谁没效。
医学的局限性给骗子带来空间。对有效的30%来说,医生给他们吃了药,骗子没给他们吃药,都有效。对于吃了没效的30%,医生和骗子的作用也一样,谁更强?骗子不给吃药就搞定了60%的患者。
陕西有个人说什么病都可以治,有一个晚期肝癌患者,我说你怎么能骗患者,他说我什么时候骗患者了,我说晚期癌症你能治吗,他说你能治吗,我说我治不了,他说我跟你一样。
体外与体内
体外的表现常常代表着体内的结果。肿瘤细胞系并不能代表肿瘤,有的肿瘤细胞系已经在外面培养了数百代。特别是癌细胞建系时是在人为筛选条件下获得的,即临床患者的癌细胞能在体外培养成活并长期传代成系者仅为20%左右,不是所有患者的癌细胞都可以建系的,这就出现了一个人为筛选问题,因为在体外不能传代的癌症患者患的也是癌,所以这20%的癌细胞系代表性不强,不能代表100%的患者。
在药品试验中,体外有效的1万个化合物,引入动物体内有效者只占250个左右,这250个引入人体有效者仅为50个,从动物到人只有20%或10%的结果可以重复,所以要正确看待体外实验包括动物试验的正确性。
用科学研究药品,现在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最近50年就没有一个好药出现,出现一个好药对重要脏器的毒性就会越大。
一个肿瘤患者,吃药能多活两个月。拿来给我治,什么药都不让吃,保证多活4个月!诊断出来如果不告诉患者保证多活8个月!为什么?手术化疗2个月患者就死了。
用科学方法研究药品遇到的问题,能用医学的方法解决吗?什么叫医学方法?就是科学加医学的独特性。

  • 第一,从没有药效中找疗效。有药效不一定有疗效,有疗效不一定是药效所为。治疗疾病不是针对一个分子,而是改变一种状态。中医西医都认可治疗感冒的方法,一是多喝热水,二是发汗,喝水和发汗针对的是哪一个分子?治疗感冒最有效的办法可能是让患者去桑拿房,多喝水。

  • 第二,从没有药理中找道理。有药理就有道理吗?有道理就是药物所为吗?天下道理千千万万,进入药理才是道理吗?荒唐!比如基因治疗,作为科学是可以,但是拿来治病是不行的,美国花了三年时间,投入16亿美金,发了很多篇论文,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基因治疗进入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因是根,人家只是为了治病,你总不能把人家的根都改了吧?

  • 第三,从老药中找新药。中国花了600亿重大新药创制,结果只有找到20种药。中药不是针对靶点改变肠道病菌达到目的,而是改变环境。把健康人的粪便放到患者的肠道,93%有效。粪便肯定会成为重要的药源,小便更好,因为它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外环境与内环境
地球在变化,人要进化,适应环境。但近年变化太快,地震、海啸、禽流感一个比一个厉害,这种变化给人体已经带来极大的挑战,有些局部地区已有1/5的育龄妇女生不出来孩子。
人体内环境的调节及其对环境的适应与单细胞生物不一样,单细胞生物就是一个细胞的分子变化,比较简单,调节不了就死亡。人体是由大量细胞共同组成的,每一种或每一类细胞通过发育分化,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各种独特的功能共同组合完成整体的生命功能。有的细胞增强叫进化,有的细胞减弱叫做退化,进化退化共同适应地球的变化。
在身体适应大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有一个伟大的朋友,就是Micro—Biota(微生物群),包括肠道细菌、皮肤细菌和肺部细菌。100个基因,它们占99个,我们人类只占1个,我们经常说细菌寄生在我们人体中,细菌或许会说我们寄生在它们之中。人得了病,细菌不一定病,但细菌得病人必然得病。
结构与功能
科学结构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打不开,要么是钥匙错了,要么是锁错了。而对于医学来讲,没有功能,结构就是没有意义的。
同分异构,就是有主构就有α、β、γ等一长串亚结构。在体外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体内是一把锁需要好多把钥匙来开。
同构异功,一种结构同时具有多种功能,这取决于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体内需要。比如糖皮质激素既有抗炎、抗休克、免疫抑制、调节糖脂代谢和水盐平衡等多种作用。
同功异构,一种功能可由不同结构来实现,如升高血糖,相对应的激素有胰高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具体由谁执行,或由哪几个来执行,取决于当时的环境条件和体内需要。
局部与整体
多个局部加起来就是一个整体,这是物理学的说法,医学是多个局部加在一起不等于人体,因为有生命的整体才叫人体,否则只能叫尸体。
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带来的恶果是,不仅患者去医院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医生自己病了也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再这样发展会出现什么结果?
比如,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写了一本书,叫《整合眼科学》,我是主审。我为什么能主审?告诉大家,眼科疾病只有15%是眼科引起的,眼科医生只会治眼病,也就是说15%在治100%的病。事实上,全身很多部分都能引发眼睛的疾病,比如心率失常、肝脏病等。
微观与宏观
科学导向微观与宏观,想找到生命的本质和疾病的本身。但是最近百年来的肿瘤研究,开始用整体,然后找分子,游离在分子中间,发表了大量的论文,花了大量的钱,查了大量的基因,但是肿瘤原装未动,有的发病率还高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游离在分子之间。
肿瘤是细胞病,有肿瘤一定是有肿瘤细胞,但分子绝对不是这样。关于胃癌的分子有这么多。如果有一个最重要的,其他就可以不要了吗?
我不是反对SCI研究,本人在国外发表570多篇论文。我自问一下,这么多东西哪一个是管用的?我当医生当到了63岁,原来觉得什么病都能治,而现在,什么病都治不了。这就是现状。
所以,我写了一首诗:分子复分子,分子何其多,哪个更管用,谁也不好说。
国内外已发现众多胃癌相关分子,就相当于一个人很多根须,根负责树的生长,如果把所有的根都切了,肿瘤当然不再生长了,而人也死了。
静态与动态
科学是静态,医学是动态。上世纪感染性疾病高发,现在是肿瘤高峰。
患者经常说,你能把我治好吗?你能治,我砸锅卖铁治,治不了就告诉我,我就回家,省得浪费钱。我们的回答是,如果不出现某种情况你就活了,如果出现什么情况,你就死了。细想一下,其实双方都是对的,患者是用科学态度去问科学问题,医生是用医学态度回答医学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科学是对的,但对医学来说,不全。检验实践的又是什么呢?那就是时间,时间是检验标准的标准之一。一个患者来医院用抗生素治好了,三个月后还是这个患者来医院还是用抗生素,有可能就死了。
必然性与偶然性
科学要求必然性,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白分明。医学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病因千奇百怪,病态千形万状,病征千变万化,治病千方百计。我们老是出现意外,而科学没有意外。不该发生的发生了,医学叫意外。最高水平的医生就是能够处理例外和意外的医生。
生理与心理
科学讲究生理,医学讲究心理。一位科学家,研究性心理,我说你研究不出来,一个性活动有多少心理啊,涉及到多少分子。我说研究苍蝇比较简单,苍蝇的性分子人不一定有,即使有也不一定会发生行为。两个苍蝇在众目睽睽中,想干啥就干啥。而两个人,隔音不好都会影响两个人的重大决策。
客观与主观
科学研究客观,医学研究主观,主动观察,主动认识问题。
肿瘤可以自己好,有的活十年、二十年没问题,有一个老太太十几年前得了乳腺癌,我说你回家吃好的,昨天又来了,我说你是谁,就是十几年前治好的那个乳腺癌患者。
当然也有人过于主观,有一个院士,癌变转移30%,治疗之后一切没问题。他回去第3天就给我打电话,说随访还剩362天,你觉得我应该注意什么。又过了十天,打电话说还有355天,你觉得我的病因是什么。我说老兄你这样不行啊,会想出一个癌的。
大家不相信?告诉你右脚大拇指有个癌变,你注意下,天天注意,三个月之后保证长出来几个东西。这就是神经高度集中导致的增生。
数据与事实
科学讲究数据,医学讲究事实,事实是若干数据综合得出的结果,一个数据代表不了事实。比如说我们研究数据,一个事物有正面和反面,光说正面就是片面,正面多了就变成了事实。
中国CDC研究700万例的数据,最后被广州妇幼保健院用70例给否了。所以说,数据要看是从什么地方取得的。一个人有成千上万的细胞,一个细胞有成千上万的分子,一天有成千上万秒在不断发生变化,三个数乘起来最后除以1,结果是无穷大。
我做了一首诗:数据复数据,数据何其多,哪个更真实,谁也不好说。
证据与经验
科学讲究证据,医学靠的是经验,经验大于数据。
公安局讲究用证据破案,错了!更厉害是老公安的经验。他一进来说有两个小偷,咋看出来的?他说小偷看人不一样,世界上有两种人这么看,一种是小偷,一种是偷偷爱上你了。
证据能说明经验吗?医生的经验是一辈子的。年轻人要想当好医生,一定要跟自己的老师摸爬滚打,当院长的一定要这样要求学生。循证医学求证据,但不能说是经验。
科学与伦理
科学什么都可以做,医学不是这样,要受到伦理的要求,讲人道主义。科学家是革命的人道主义,保护自己,杀伤别人,把别人命都革了,细菌战就是这样的。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家是有国籍的,医学是没有国界的,医学家也应该没有国界。
理论与实践
科学讲究理论,医学讲究实践。一个实践包括若干个理论,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实大量的实践不一定有理论指导,哪有一个理论只指挥一个实践呢?
科学家讲究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科学不准抄袭,而医学主要靠模仿。怎么模仿?做手术不是模仿吗?医学可能会承认第20,虽然没有创新,但是治疗疾病就是创新。
比如我是消化科专业,20个先进技术我掌握了19个,我能保证死亡率不超过3%,有人是0.3%,也有人是8%,而如果按照科学家的标准要求医生,只承认第一,将来或许就没有医生了。
科学的研究结果要马上出结论,无论结论重不重要;医学的研究结果出结论主要看结局,如果结局不好,就是一片浮云。
用人文打开科学之门
要说医学不是科学,对不起我没这么说过。如果说医学就是科学,我也不同意。医学不属于科学范畴,但是医学比科学还要重要。
五四运动以后,我们把“赛先生”引进来,当成了精神帽子,什么东西往里面一戴就成了至高无上,绝对正确,顺理成章。一切正确的就是科学,不正确的就不是科学。
科学引入以后,我们就用科学的格式刷来刷医学,用科学的原理解释医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医学,用科学的标准要求医学,用科学的规律传承医学,通过格式刷刷掉的是人的本性和特性,只剩下医学的科学主义和科学化的医学。
诺贝尔奖获得者费因曼说:“科学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打开哪扇门?有待人文的引领。”

  • 第一,用科学理论帮扶医学,但不能用之误解医学,包括转化医学。大量的科学数据能进行临床应用吗,尽管提出了很多年,可收效缓慢。

  • 第二,用科学方法研究医学,但不能用之束缚医学。

  • 第三,用科学数据助诊疾病,但不能用之取代医生。

现在“互联网+”很热,患者来了,对着计算机看看就完了,没那么简单!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买,就是治疗疾病不能。“互联网+医学服务”是可以的,“互联网+医学行为”绝对错。来了一个人你帮他挂挂号、读读片,弄点知识传播是可以的。来了5个患者在我面前,我还不知道哪一个是哪一个,直接对着电脑诊治,不出事才怪呢!
第四,用科学共识形成指南,但不能用之以偏概全。
指南是准入标准,指南年年在变,已经变了十几版了。为什么?第一版死那么多人谁负责?集体犯罪吗?用科学的思维来做医学要出很大的问题。
还有,中国的指南10%是中国的数据,90%抄国外,不出事才怪!比如肿瘤,有一千个肿瘤患者,有一千种抗癌药,每一种从科学上讲都是有效的,不可能一个人吃一千种药,也不可能一种药治千百个患者吧。
大力提倡整合医学
科学,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理。医学是纵观人类之盛,细寻治病之策。两个是两列不同的列车,最终是要为人类利益服务。但由于车型不一样,轨道不一样,要各走各的路,在某些地方上可以会合,但是马上要回到自己的铁轨上,否则就要撞车和翻车。
科学和医学相当于降落伞和跳伞的关系,降落伞是科学,打开越大越好,但是怎么实现平安着陆呢?一定要抓住合适的点,否则全部抓住或者只抓住一点都会摔死。降落伞的十几根绳子就是我讲的十几种关系,如果你搞一根绳子那叫科学,如果你搞十几根那叫医学,医学比科学复杂到什么程度!
整合医学,就是要把数据和证据变成事实,要把认识和共识变成经验,在事实和经验的层次反复实践就叫整合医学。
科学来源于自然哲学,科学进入医学后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产生了畸变,要回归本原,再来一次革命。我之所以做这个报告,第一是提倡整合医学,第二是想让国人知道医学比科学难,应该让所有的科学来支撑大卫生。


购买课程
价格:¥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