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ASCO盛典】| 张珉教授:瑞戈非尼联合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获益,有望改写综合治疗新格局

2022-07-14作者:李稳资讯
癌症筛查原创

在今年的ASCO大会中,中国学者基于瑞戈非尼相关的7个肝癌数据、4个肠癌数据、1个GIST数据,共12个研究成功入选。值此机会,中国医学论坛报携手国内TOP 20核心医院,依托数百名领域内专家的学术力量,倾情打造《瑞意领航之ASCO盛典》(简称“ASCO盛典”)。最终,连续5场大咖Cross Talk线上学术直播、12个研究数据深入解读,文字输出累计超过4万字,共吸引了近6万人次的点击与阅读,与芝加哥的ASCO同步,“ASCO盛典”活动为中国肝肠肿瘤的学术爆发之年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6月11日,线上线下12个城市共同参与,国内200余位肝肠领域大咖齐聚一堂,“大国强音 格局新声——2022 ASCO中国之声学术研讨会”强势演绎中国肝肠肿瘤学术主旋律。会后中国医学论坛报对参与本次ASCO盛典及学术研讨会的部分专家进行专访,紧密围绕ASCO肝肠领域前沿进展,共同引领我国肝肠领域学术发展。


本期访谈,我们隆重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张珉教授畅谈肝癌诊疗进展,并分享实践经验。





张珉教授:技术与药物发展齐头并进,联合治疗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获益


fc24a7ad938818a02d1231db9c63599.png


作为医务人员,在对靶向药物选择方面,除了要考虑一线治疗药物的近期疗效,也要考虑后续治疗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当一线治疗药物效果不佳时,及时更换二线治疗药物将使患者进一步获益。在临床工作中,二线治疗药物的选用时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肿瘤指标的动态监测,如AFP的升高;2、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进展,包括肝脏超声、CT、磁共振等发现病灶变大或转移;3、肝功能出现异常。瑞戈非尼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的代表,与一线治疗药物相比,具有更多的治疗靶点,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应用,已成为肝癌的二线标准治疗方案。在一线换二线时,可优先考虑瑞戈非尼的应用。


TACE是肝癌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但在栓塞过程中会使肝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转移性。瑞戈非尼可以很好地抑制这一过程,并将肿瘤微环境由免疫抑制转化为免疫增强。因此TACE与瑞戈非尼的联合方案可达到“1+1>2”的效果。且因为瑞戈非尼具有独特免疫联合增效机制,即抗血管生成、抗免疫抑制、抗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肿瘤转移。因此有研究将瑞戈非尼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在肝癌的二线治疗中获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目前,针对肝癌治疗方案仍在不断地探索,相信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治疗方案。


自靶向药物进入到肝癌治疗领域以来,极大丰富了临床治疗选择。既往甲胎蛋白、超声等筛查技术的应用使肝癌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有所提高,但目前已经达到瓶颈期,若要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更需要为一线治疗失败或二线治疗出现瓶颈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武器,靶向治疗的问世带来了新的希望。无论在循证医学研究方面,或是在临床真实世界观察中,以瑞戈非尼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可显著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生存。临床中,瑞戈非尼等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改写了肝癌综合治疗模式。虽然指南中将靶向药物作为中晚期肝癌系统性治疗的优选推荐,但在真实世界中,更多医生会尝试将靶向药物与TACE等局部治疗方式联合,用于ⅡB期或更早期患者的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改善高危复发风险患者临床获益。此外,通过与靶向药物联合,可使TACE等介入治疗间隔时间更长,也可减少肿瘤转移和扩散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靶向药物与免疫等系统治疗的联合也可改善肿瘤微环境,发挥1+1>2的效果。无疑,靶向药物的问世使肝癌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纳米生物医药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有望更好结合靶向药物,降低对其他脏器的毒性。


肝癌的综合治疗需在符合规范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安全有效的治疗计划和策略。通过熟悉把控每种治疗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结合患者自身的肿瘤特征、基础疾病等情况,综合评估潜在的治疗风险和疗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同时,临床专家也需精进自身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多学科合作,重视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不断突破肝癌治疗瓶颈,切实解决临床问题,助力提高患者获益。


过去,由于技术和药物的限制,肝癌患者治疗的重点往往聚焦在局部治疗。但早期肝癌患者尚可从局部治疗中获益,而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而言,已失去局部治疗机会,治疗手段有限,预后极差。随着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消融治疗、放射治疗等局部治疗手段和以靶向药物为核心的系统治疗手段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系统治疗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靶向及免疫等新型药物的出现。肝癌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信号通路包括血管生成、微环境改变、细胞增殖失控、免疫抑制等等。作为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药物的代表,瑞戈非尼具有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细胞增殖、抗肿瘤转移、抗免疫抑制等“4A”抗肿瘤机制,可抑制肿瘤生长,改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随着治疗手段和药物的丰富,选择哪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最为有利成为了临床医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MDT模式应运而生。MDT通过联合相关科室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共同分析,充分发挥局部治疗与系统治疗各自的优势,为患者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从而为患者带来更优的生存预后。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系统治疗药物的发展,相关的诊疗指南和规范也陆续出台,这为临床诊疗规范化和同质化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助益。未来,希望我们能在MDT联合、精准个体化、优势人群筛选等方面的工作得到更大的突破和进展,惠及更多肝癌患者。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我国是肝癌大国,每年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约占全球一半,疾病负担沉重。HCC是原发性肝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比75%~85%。临床实践中,绝大部分HCC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直接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不可切除HCC是HCC患者中的主要群体。基于实践现状,本团队开展的这项RWS也将研究对象聚焦于不可切除HCC患者。


索拉非尼开启了HCC靶向治疗时代,瑞戈非尼率先填补了HCC二线靶向治疗标准方案的空白,显著改善了患者生存。靶向治疗已成为HCC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的蓬勃发展,HCC靶向治疗药物也日益丰富。随之而来的新课题是,对于一线靶向治疗耐药后的患者,不同的一线药物(比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序贯瑞戈非尼二线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长期预后如何?我们希望用基于真实世界的数据来回答这些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循证依据,以丰富的选择更好地满足复杂的需求。因此,本团队开展了这项RWS。在此也要特别感谢肝外科王葵主任、孙延富主任,介入科翟健教授的大力支持,以及团队伙伴们的共同努力。


晚期HCC患者的总生存(OS)有限,每一线治疗时机的把握、每一个窗口期的疗效最大化至关重要。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一线、二线治疗选择,当一线治疗疗效不佳、出现疾病进展或耐药趋势时,就应及时更换方案。既往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的大量研究数据均已证实,及时有效的序贯治疗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生存获益。当前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数据表明,对于其他TKI一线治疗失败,瑞戈非尼同样能有效“接力”,由于瑞戈非尼可同时作用于EGFR、FGFR、VEGFR等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的重要靶点,因此可实现深度阻断“Cross-Talk”,逆转耐药。


联合治疗已成为突破单药方案疗效“天花板”的主流策略。以瑞戈非尼为例,其能够全方位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通路、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同时能够独特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减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解除免疫抑制,并可靶向RET-Scr轴和RAF、下调免疫抑制因子表达,从多个维度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我们的RWS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此外,TKI联合化疗、TKI联合局部治疗等都是HCC治疗的突破方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