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1 ASCO】郭军教授:不断进取,发挥中国“抗黑”力量

2021-06-08作者:论坛报芊蔚资讯
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原创

2021 ASCO

2021年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已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4日盛大开幕,作为肿瘤学界规模最大、受众最多的盛会之一,将向各界学者展示最新的前沿研究。今年会议的主题是平等:每一个患者,每一天,每一处。会议期间的所有讨论,都将围绕如何确保所有肿瘤患者受益于最新的肿瘤治疗进展,并获得高质量的肿瘤护理进行。


此次大会备受关注的口头报告专场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所主导的两项研究均入选并受邀发布和汇报,本期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采访主要研究者郭军教授,为我们畅谈获奖研究的背后故事。





video







两项研究同时入选ASCO大会口头报告,中国黑色素瘤领域再添殊荣




2021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黑色素瘤领域共有两项中国研究入选了大会口头报告,是ASCO大会有史以来,中国黑色素瘤领域研究入选口头报告数量最多的一次。纵观ASCO大会历史,中国黑色素瘤领域的研究累计入选过两次大会口头报告,因此,2021年的这两项口头报告的入选之意义很大。


第一项研究是针对黏膜黑色素瘤的新辅助治疗的研究,采用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对可切除的黏膜型黑色素瘤进行新辅助治疗后再进行手术,继而再进行辅助治疗,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治疗模式,标志着此项研究可能改写未来的黑色素瘤诊疗指南,开启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新模式。


众所周知,黏膜黑色素瘤的最主要发病群体在亚洲,欧美国家的发病率非常低。来源多是鼻腔、口腔、食道、结直肠、阴道等不易手术的部位,相较于皮肤黑色素瘤,其手术的难度更大。通过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面积,不仅有利于手术的进行,更能够减小创伤面积,进而极大程度上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二项研究是一项全国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采用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对局部无法手术切除或者转移性黏膜型黑色素瘤进行治疗,代表着又一种新的治疗方案。2020年,郭军教授团队曾报道过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转移性黏膜黑色素瘤的研究。今年报道的这项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研究无疑为晚期黏膜黑色素瘤患者再添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这两项研究综合体现了国内多个实力强劲的黑色素瘤专家团队的力量,汇集了全国多个中心的黏膜黑色素瘤数据,才得出如此具有临床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也是这两项研究能够入选今年ASCO口头报告的最主要原因。当前,中国黑色素瘤研究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国际同道的关注,得益于我国所有黑色素瘤专家的共同努力和黑色素瘤患者的极大支持。




中国数据获得世界认可,贡献全球“抗黑”力量




尽管这两项研究所涉及的黏膜黑色素瘤仅在亚洲地区高发,但郭军教授认为,这些并不妨碍这两项研究对于世界黑色素瘤学术界的影响。


面对中国数量巨大的黏膜黑色素瘤患者,众多需要解决的关于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问题,对黏膜黑色素瘤开展临床研究和机制探索是所有中国黑色素瘤医生和学者的共同历史使命。与此同时,我们深信,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尽管欧洲各国及美国的黏膜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低,但欧美的医生在遇到黏膜黑色素瘤的病例时,仍需要黏膜黑色素瘤临床研究数据作为治疗方案参考和循证医学证据,而目前这些均来自中国。


肿瘤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尤其是恶性黑色素瘤这样一个恶性程度如此之高、进展速度如此之快的瘤种,面对它能轻而易举地夺取患者生命的困境,努力探索其解救之道是所有医生的共同责任和诉求。这也符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充满希望,国际舞台绽放青年新风采




ASCO年会是一场全球性的肿瘤盛会,荟聚了全球顶尖的肿瘤专家学者。他们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研究成果,为世界肿瘤治疗研究添砖加瓦。而近年来中国在这之中的贡献程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年轻专家学者的方阵。


作为ASCO大会专门设立用以激励青年肿瘤医生和学者的探索和贡献的重要奖项,ASCO 优秀奖(Merit Award)成为对所有肿瘤领域青年学者研究成果的肯定。2021年,郭军教授团队白雪医生和王轩医生共同获此殊荣,也是世界对中国黑色素瘤领域青年领域力量快速成长的肯定和鼓励。


往届ASCO大会上,每届均仅有一名中国获奖学者,而今年,白雪医生与王轩医生双双获奖,实属不易。郭军教授表示,在对二位获奖青年医生表示祝贺的同时,他也对中国黑色素瘤领域青年学者的快速成长和崛起感到鼓舞和欣慰。同时,他呼吁中国青年肿瘤学者能够更加努力,得到更多的国际领域认可,令中国肿瘤领域后继有人。




展望未来,中国肿瘤临床研究国际地位在逐步提升




2021年ASCO大会上,郭军教授团队除了两项入选大会口头报告的内容外,还有多项研究内容入选了大会壁报展示和专题讨论的环节。其中一项研究(poster discussion)公布了我国国产抗体偶联药物(ADC)药物联合PD-1对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超过90%,其结果十分惊艳。尽管入组患者数目较少,但该研究代表了新的治疗方向,将中国尿路上皮癌的治疗推向了更高的先进地位。对此,郭教授表示,国产ADC药物在ASCO大会上得以崭露头角,代表了整个中国制药行业和中国临床治疗理念的地位,与世界齐头并进甚至超越世界,是所有中国学者共同的奋斗目标。


谈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郭军教授表示,团队将尽快开展相应的全球性的Ⅲ期临床研究。未来,希望中国原研药物能够逐步进入全球,中国的药物可以解决全球的肿瘤治疗难题,中国开创的治疗方案能够为全球的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中国医学论坛报  王淳  整理


微信图片_20200824111328.jp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