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惊艳!13 张动图“看清”血栓形成与转归全过程

2021-04-04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血栓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房子,那么血管好比水管系统,但却远比水管复杂,遍布全身,连接各个器官,输送营养、排出废物。一旦“生锈”或“堵塞”,人体就失去了生命之源。

血栓是“沉默”的杀手——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冠状动脉形成血栓会引起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或心梗;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脑梗”,引起偏瘫、意识障碍甚至双目失明等症状;在四肢动脉产生则会引起肢体缺血性坏死等;此外,还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动脉栓塞等。


那么血栓是如何形成?我们用以下动图来展示。




血管病变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15.gif

正常血管


血管内皮是指位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它参与形成血管的内膜,具有物质交换,减少摩擦,吞噬异物、细菌、坏死和衰老的组织,参与机体免疫活动的功能。一旦血管内膜受损,血小板会在受损或病变处聚集。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19.gif

血管内膜受损


血小板黏附于内膜损伤后裸露的胶原表面,被胶原激活后发生肿胀变形,随后释出血小板颗粒,再从颗粒中释放出ADP、血栓素A2、5-HT及血小板第Ⅳ因子等物质,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地在局部黏附,形成血小板小堆,此时血小板的黏附是可逆的,可被血流冲散消失。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22.gif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25.gif

在血管内膜附近,血小板增多

(图中粉色是血小板)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28.gif

血小板开始“兴奋”

并不断聚集于受损处附近准备修复





血小板正常修复




随着内源及外源性凝血途径启动,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后者与受损内膜处基质中的纤维连接蛋白结合,使黏附的血小板堆牢牢固定于受损的血管内膜表面,成为不可逆的血小板血栓,并作为血栓的起始点。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31.gif

“兴奋”的血小板聚集到一起,造成局部血液成分改变,血小板会在血液中发出“指令”,“召唤”凝血酶。凝血酶现身,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34.gif

血小板大量聚集于受损内膜处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36.gif

呼唤另一“主角”凝血酶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39.gif

凝血酶出现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42.gif

凝血酶为血管内膜受损处进行凝血修复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45.gif

修复完成


到此为止你可能认为血管破损修复已圆满完成。但是,由于血小板过于尽职尽责,追求完美,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血栓形成



由于不断生成的凝血酶、ADP和血栓素A2的协同作用,使血流中的血小板不断激活和黏附于血小板血栓上,致其不断增大。由于血小板血栓的阻碍,血流在其下游形成旋涡,形成新的血小板小堆。如此反复进行,血小板黏附形成不规则梁索状或珊瑚状突起,称为血小板小梁。在血小板小梁间则由网有大量红细胞的纤维蛋白网填充。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47.gif

已经修复好了的血管内膜处,异常“兴奋”的血小板还在不断“召唤”凝血酶。持续凝血,持续修复,从而造成凝血过度。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50.gif

持续修复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53.gif

修复过度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56.gif

过度修复后就是这个结果


微信图片_20210402130258.gif

血栓在这个基础上生成


从上述图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过度凝血产生的聚合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血栓。

人体血液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机制,即凝血机制和溶血机制,凝血和溶血在健康人体中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转归




血栓形成1d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为新鲜红血栓。经过一定时间后,血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等崩解,白色和红色血栓均成同质化,久后血栓变为灰色、均匀一致。同时因干燥、收缩而体积缩小。

按照自然规律会有自溶过程。当纤溶酶原被激活后,血栓内蛋白物质溶解。溶解时,先从内部开始,中央形成空洞。小的血栓可以完全溶解消失,而大的血栓仅在内部发生软化,在表面发生机化。机化过程于血栓形成2-3天开始,由于血栓被血管内膜新生的血管及结缔组织侵入代替,结缔组织成熟收缩,血栓相应缩小。

当血栓机化开始时,富有毛细血管的带有肌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的肉芽组织进入血栓中,并进行吞噬和溶解,使血栓阻塞的血管获得再通。但通常血流量少,不能有效地恢复血液流通,血栓残骸尚有网架般的纤维素存在,可以形成广泛漩涡,使血栓很容易再发生。

因此,在临床上所见到的“血栓再通”现象,相当一部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再通,而是循环再建,主要与侧支建立代偿有关。血栓形成的后果取决于血栓形成的原因、部位、速度、程度及代偿性侧支建立情况。

来源:好医术心学院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