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靳勇 翻译
《美国肝病学会(AASLD)关于肝癌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的专家共识》的内容,对于肿瘤医生设计肝癌临床试验以及读懂肝癌临床试验的结果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本期开始,小编将用9期内容,介绍此项共识内容,此篇为最后一部分。
回顾请点击:【9天读综述】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专家共识(一)
【9天读综述】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专家共识(二)
【9天读综述】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专家共识(三)
【9天读综述】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专家共识(四)
【9天读综述】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专家共识(五)
【9天读综述】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专家共识(六)
表4.根据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的治疗指南和建议 指南中推荐的治疗方法(EASL(3)和AASLD(4))和证据级别
分类 | 治疗方法 | 适应人群或替代方法 | 证据级别 | 推荐强度 |
外科 | 切除 | 患有孤立性肿瘤且肝功能完好的患者 | 2A | 强 |
肝移植 | 单发肿瘤 <5 cm或<3个结节<3 cm者(米兰标准)不宜切除。降低到米兰标准。 | 2A | 强; 中等:降期(美国),在欧洲不建议 | |
局部治疗 | 局部消融 | 射频,BCLC 0-A期患者不适合外科手术,上限 4~5 cm 射频消融(或经皮乙醇)注射治疗不适合手术的BCLC 0-A患者。 | 2A 2B
| 强 |
TACE | BCLC B(无血管侵犯或肝外转移的多结节无症状患者) | 1A | 强 | |
系统治疗 | 阿特利珠单抗+贝伐单抗 | Child-Pugh A 晚期 HCC (BCLC C期) 或局部治疗后进展的BCLC B期患者 | 1A | 强(但未列入指南推荐) |
索拉非尼 | Child-Pugh A 晚期 HCC (BCLC C期) 或局部治疗后进展的 BCLC B期患者 | 1A | 强 | |
仑伐替尼 | Child-Pugh A 晚期 HCC (BCLC C期) 或局部治疗后进展的 BCLC B期患者,无门脉主干侵犯 | 1A | 强 | |
瑞戈非尼 | Child-Pugh A 索拉非尼耐受 索拉非尼使用后进展的晚期 HCC (BCLC C期) 患者 | 1A | 强 | |
雷莫芦单抗 | Child-Pugh A 索拉非尼使用后进展的晚期 HCC (BCLC C) 患者AFP> 400 ng/dL | 1A | 强 | |
卡博替尼 | Child-Pugh A 索拉非尼使用后进展的晚期 HCC (BCLC C期) 患者 | 1A | 强 | |
姑息治疗 | 姑息支持 | BCLC D 期患者应接受疼痛管理、营养和心理支持 | 2B | |
正在研究或有进一步证据需要在指南中采用的治疗方法 | ||||
外科 | 切除 | 多灶性小肿瘤(<3个结节, <3 cm)或轻度门脉高压患者) | 3A | 中 |
切除/消融后的辅助治疗 | 1D | 强烈不推荐 | ||
肝移植 | 无微血管侵犯的符合Up-to-seven标准的患者 | 2B | 中 | |
如果等待期超过 6 个月,则选择新辅助局部治疗 | 2D | 中 | ||
等待期超过 6~7 个月患者的活体肝移植 | 2A | 中 | ||
局部治疗 | 其他消融疗法,如冷冻消融、激光、不可逆电穿孔或高强度聚焦超声 | 不适合手术治疗的BCLC 0-A期患者 | N/A | 不推荐 |
TACE | 载药微球的使用,与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碘油栓塞具有相似的反应率,与较少的全身性不良事件相关 | 1D | 中 | |
TACE联合TKIs | 多个随机对照试验未能显示出改善的结果 | 1A | 不推荐 | |
Y90放射栓塞 | BCLC B期患者和BCLC A期患者中单个结节大于4 cm作为切除的替代方案 | 1D | 不推荐 | |
体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SBRT) | 早期单个肿瘤(BCLC A) | 3A | 不推荐 | |
系统治疗 | 分子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 -BCLC A期患者作为新辅助治疗。 -BCLC-B联合TACE,Child-Pugh A级,ECOG 0-1 | 1A | 不推荐 |
姑息治疗 | 减轻疼痛的放疗 | 骨转移患者 | 3A | 中 |
AASLD,美国肝病研究协会;BCLC,巴塞罗那临床肝癌组;EASL,欧洲肝脏研究协会;HCC,肝细胞癌。 *国家癌症研究所分类:证据强度:#1级(RCT或荟萃分析),#2级非随机对照研究,#3级病例报道;终点强调:A:生存率;B: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生活质量;D:其他** |
——全文终——
编译者述评:
这个表总结得非常好,对于医生去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至此,【9天读综述】系列的《AASLD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专家共识》部分就全部结束了,后续各位读者可在专题列表中找到回顾。后续,小编还会为大家呈现更多的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编译者简介:
靳勇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苏大附二院介入治疗科
苏大附二院介入治疗科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