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诊科医生提醒:中暑严重可致命!千万记住5点

2022-07-19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原创 中暑

热射病

一类疾病,引发全民关注

登上热搜榜第一的“热射病”究竟有多可怕


华西医院一天收治3个病例,1人死亡

微信图片_20220714204650.jpg


据四川日报报道,记者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悉,7月10日,医院连续收治了3名热射病转诊病人,其中一人因病情来势汹汹,多器官衰竭,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不幸去世。


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热射病?


大家很多人总觉得中暑是夏天常有的事,怎么会有生命危险呢?


不是吓唬人,中暑真可能发展到很危急的状态,严重的中暑就是会死人!到了热射病的地步致死致残风险极高,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虽然热射病致死的新闻报道有很多,不能排除还是有很多人对其病情严重性认识不足。

热 射 病 即 重 症 中 暑

热射病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运动而发病,对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的人群,没有适度的休息和保健措施,很容易发生恶性的重症中暑。


劳力型热射病=热射病(重症中暑)+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是中暑中最严重的类型,发展速度快,死亡率更高,高达80%。


应用温度和湿度运算可以得出热指数,和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当热指数>41,热射病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热射病。


温度、湿度与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如下图所示,当环境温度达到36.7℃,湿度在40%时热指数就可达到41;同理,如果湿度达到了90%,则环境温度达到30℃时就容易发生热射病。


微信图片_20220714204654.jpg

▲ 与温度、湿度相关的热指数表


如何判断中暑?

发展成为热射病,已经是严重的程度。但在这样高温闷热天气里,中暑确实高发疾病。


很多人都觉得“中暑”是个小问题,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实中暑也同样不应该被忽视,严重中暑的死亡率极高!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等类型。按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资料,延误处置,该类患者的死亡率高达80%。


急诊科医生介绍,体温超过40℃的严重中暑病死率为41.7%,若超过42℃,病死率为81.3%。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自己或身边人是不是中暑了呢?记住以下症状!


轻度中暑

又称先兆中暑。

表现为: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微信图片_20220714204659.png

微信图片_20220714204703.png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极高。


中暑的急救,这5条能救命!

急诊科医生巍子在其个人公众号“医路向前巍子”中特别提醒公众:中暑了,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尤其是出现严重中暑,一定按照下面5点做,能救命!(划重点啦!



中暑急救5大要点,能救命!

首先,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

其次,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给患者降温。

最好赶紧物理降温(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部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严重者肌肉会因热射病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发生这种情况不要在病人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去刻意束缚其抽搐的肢体,可用软物(床垫等)垫在病人身下。如果发生呕吐,请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及时就医!重点!重点!重点!

微信图片_20220714204708.jpg

图片来源:中日友好医院,二次转载请至原平台


预防中暑,做好这几点


微信图片_20220714204711.jpg

图片来源:中日友好医院,二次转载请至原平台


高温持续
还是要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拿中暑不当回事,如果发生中暑,按照上述方法实行急救!推荐把这篇文章转给身边人,关键时刻有机会救人一命!

综合整理自:健康时报、中日友好医院、四川日报、新浪微博、医路向前巍子等


01c9d04b-5ab9-4b83-9875-a5ad3f987cc0.png


47afc20e-01a5-4a6d-bfd4-763ef8de05ce.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