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日常生活离不开走路,这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实际上和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近日,发布在《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步行10000步可降低血糖异常人群的死亡风险。
该研究采用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数据,纳入了1700名糖尿病前期或确诊为糖尿病的美国成年人。1194名成年人为糖尿病前期患者(空腹血糖100~125mg/dL),其中56%为男性;493名成年人为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26 mg/dL),其中51%为男性。
所有参与者在腰部佩戴步数监测设备,记录行走步数。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9年的随访,其间20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和138名糖尿病患者死亡。
在校正了年龄、性别、种族、吸烟、饮酒、饮食和降糖药物等因素后,研究发现每天步行近10000步最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
糖尿病患者走路锻炼的几点注意事项
在用毕三餐约1小时后均进行20~40分钟的适量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在清晨起床后空腹状态下进行体育锻炼不可取,容易发生低血糖和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运动前的血糖情况,可适当进食或在运动中携带糖块,以免发生低血糖。随身佩带糖尿病患者信息卡和急救卡,以便出现意外时他人能够给予救治。
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外周神经病变,对伤痛不敏感,因此不要赤足行走。健走前、健走中和健走后不建议饮用含糖饮料或运动饮料,否则易导致血糖过高。
健走后,要仔细检查双足,尤其是趾间、足底、足跟处,有无受压、红肿、血疱、水疱甚至肿胀等情况,一旦发现问题须及时就诊。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运动量,过量健走易发生关节水肿等症状,造成运动受限,增加血糖控制难度。
几种不同的走路方式
01
快步走
第一种方式是快步走,快步走又称为健步走,对于糖友的体力是有一定要求的。在做快步走的时候,最好做一下热身活动,推荐十分钟以内,做一些热身运动来保证自己的体力,走路的方法是每分钟步行100步或120步,尽量迈大一点步子,每天坚持五次以上。
运动快结束的时候,可以做十分钟的拉伸运动,这样也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糖尿病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但是要注意的是,体力不佳的朋友建议缩短运动距离或者是缩短运动时间。
02
摇臂大步走
第二个就是摇臂大步走,是让你的手臂大幅度的运动,这样可以锻炼四肢。运动开始前也要进行10到15分钟的热身运动,走的时候手臂左右摇摆,一只大臂要高过头顶,另一只向后延伸,尽量大步迈,然后每隔十几分钟之后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手臂。
在运动结束之后,也要减缓运动及走路速度,这样对身体也有一个好的缓冲,这样走路的好处可以提高心肺活力,锻炼四肢,强健机体,特别适合一些肥胖,久坐,肢体僵硬的朋友。
03
拍手走路
第三个是拍手走路,走的时候边拍手,就是走路的时候再收双手,在自己头顶上拍一下,再手背后拍一下。根据自己拍手的节奏,尽量向前大步迈。拍手走可缓解颈肩酸痛,非常适合糖尿病伴腰、背、肩伤痛者。
04
原地踏步走
第四个是原地踏步走。原地踏步走非常适合户外运动以及室内进行的朋友,不能外出的时候,朋友可以在家里练习原地踏步,可以挺胸抬头,收腹,尽量摆动双臂,大腿尽量抬高。
原地踏步走可以增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腿部力量,原地走也会消耗能量,对控制血糖有好处。
05
倒着走
第五个方式就是倒着走,与常规散步往前走的方法不同,倒走是倒退着往后走。用小腿带动大腿,小步往后退,腰背、脖颈要挺直,倒走时,最好可以足后跟先着地,脚掌再着地。
倒走能够锻炼小肌肉群,牵拉平时压紧的或不容易被活动到的关节韧带,同时,还能锻炼人体腰部、颈部和背部的肌肉,特别适合有腰背痛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但是要注意,运动的时候最好有另一个人看着,以免撞到别人出现意外(年纪较大、腿脚不便的人就不要倒着走了)。
中国医学论坛报整理自《Diabetes Care》、京医通、人卫健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