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国际指南已将替奈普酶作为特殊亚组患者的替代溶栓药物,但是阿替普酶仍然是唯一被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药物。替奈普酶是对阿替普酶的改良型,与阿替普酶相比具有一些潜在优势,例如半衰期更长和针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更高。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一项三期试验比较了阿替普酶和替奈普酶的疗效,发现采用0.5 mg/kg替奈普酶进行溶栓治疗的出血并发症(非脑出血)更低。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几项2期试验已经验讫过0.1mg/kg和0.25mg/kg替奈普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项剂量递增试验中,纳入了50例发病12h内的轻型卒中患者,发现与0.1 mg/kg替奈普酶相比,0.25 mg/kg替奈普酶的再通率更高,脑出血风险相似。另一个2期试验纳入了104例脑影像学灌注不匹配的卒中患者,发现0.25 mg/kg替奈普酶和标准剂量(0.9 mg/kg)阿替普酶的任何临床结局皆没有差异。在接受血栓切除术的患者中,澳大利亚的一项2期试验表明,与阿替普酶相比,接受0.25 mg/kg替奈普酶的患者的再灌注率更高,预后更好。另一项相似纳入标准的试验发现0.25 mg/kg和0.4 mg/kg替奈普酶之间的临床结局没有任何差异。
唯一一项评估替萘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3期试验(NOR-TEST)共纳入了1100名患者,发现0.4mg/kg替奈普酶与阿替普酶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然而,在这项研究中大多数患者要么是轻型卒中,要么是卒中模拟病,但是这两种情况的自然病程都很好,因此很难证明两组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这样,尚不清楚替奈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最佳剂量,国际指南建议不同卒中人群使用不同剂量的特奈普酶。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缺血性卒中的Ⅲ期研究证明替奈普酶优于或不次于阿替普酶。
2022年6月来自挪威的Christopher Elnan Kvistad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NOR-TEST 2试验结果,目的是验讫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中度或重度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0.4 mg/kg替奈普酶不次于标准剂量0.9 mg/kg阿替普酶。
NOR-TEST 2为Ⅲ期、随机、开放标签、盲终点、非劣效性试验,由挪威11家设有卒中单元的医院参与。主要纳入标准包括NIHSS评分>=6分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符合溶栓条件,并在发病4.5小时内入院。随机静脉注射替奈普酶(0.4 mg/kg)或标准剂量阿替普酶(0.9 mg/kg)。主要结局指标是良好功能结局,定义为3个月时的mRS评分为0-1,按照改良ITT分析(不包括随机化后不符合溶栓条件或退出知情同意书的患者)。非劣效性界值为3%。出于安全原因,该试验提前停止,并被指定为NOR-TEST 2试验的A部分。B部分采用了较低剂量的替奈普酶(0.25 mg/kg),正在进行之中。
从2019年10月28日至2021年9月26日,共纳入了216名患者。因为两组间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不平衡,故提前终止了试验。共204例患者纳入了改良ITT分析,其中100例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替奈普酶组,104名患者被分配阿替普酶组。所有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结束后14天内进行随访。
替奈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良好功能结局发生率分别为32%和51%(未调整OR为0.45[95%CI 0.25–0.80];p=0.0064)。替奈普酶组和阿替普酶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1%和7%(未调整OR为3.68[95%CI 1.49–9.11];p=0.0031)。替奈普酶组(16%)的3个月死亡率也显著高于阿替普酶组(5%)(未调整OR 3.56[95%CI 1.24–10.21];p=0.013)。替奈普酶组(6%)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也高于阿替普酶组(1%)(未调整OR为6.57[95%CI 0.78–55.62];p=0.061)。
最终作者认为,与阿替普酶相比,0.4mg/kg替奈普酶的安全性和功能结局更差。因此,本研究未发现0.4mg/kg替奈普酶对中度和重度缺血性卒中不次于阿替普酶。未来的卒中试验应评估较低剂量替奈普酶(vs 阿替普酶)对中度或重度卒中患者的疗效。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ISC 2022|续写新篇章 —— “替奈普酶”精彩继续……
癫痫及抗癫痫药物推荐丨2022 AHA/ASA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管理指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