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赵传胜教授:卒中后癫痫的基础与临床相关问题思考

2023-03-20作者:论坛报沐雨综述
非原创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传胜

来源:神经时讯


卒中是我们社会的巨大负担,许多患者面临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急性癫痫发作(ASS)发生在卒中后1周内,而后来发生的无诱因癫痫发作被诊断为卒中后癫痫(PSE)。两者都与功能恢复的预后不良有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SS/PSE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然而,血管再通、用于卒中二级预防的药物、卒中合并症的治疗和抗癫痫药物对于ASS/PSE的影响仍知之甚少。



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概况



卒中是老年期癫痫最常见病因,占30%~40%。ASS的发病率为3%~23.8%,ASS约半数(45%)发生在卒中后24 h内,多数为部分性发作,可继发全面性发作,约8%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3%~16.2%的颅内出血患者、1.2%~4.2%的缺血性卒中患者、47%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会发生ASS。PSE的发病率从2.7%到21.8%不等,绝大多数发生在卒中后24个月内,多数为部分性发作,可继发全面发作,6%~9%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0%~15%的颅内出血患者会发生PSE。

有研究发现ICH-CAVE评分可预测颅内出血后PSE的风险,0分为0.6%,1分为3.6%,2分为9.8%,3分为34.8%,4分为46.2%。2018年Marian Galovic教授等人研究开发了一种新颖实用的预后工具——SeLECT评分来预测PSE的风险。模型包括5个变量:卒中严重程度、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癫痫发作、皮层受累以及大脑中动脉受累区域,根据5个变量的首字母命名为SeLECT。这些评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预测PSE的预后。



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



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有很多。


  • ASS的危险因素包括出血性卒中、病灶的出血转化、心源性脑栓塞、酒精摄入;


  • PSE的危险因素包括严重的卒中、近皮层的梗死、前循环梗死、青年卒中、心源性脑栓塞、男性、复发性卒中、高血压、血管解剖异常、确诊的冠状动脉相关疾病、ASS。



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诊断



癫痫是一种脑部疾病,符合如下任何一种情况可诊断癫痫:


(1)至少两次间隔>24 h的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


(2)一次非诱发性(或反射性)发作,并且在未来10年内,再次发作风险与两次非诱发性发作后的再发风险相当时(至少60%);


(3)诊断某种癫痫综合征。


ASS的发生与细胞代谢和生化功能障碍、毒性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释放、含铁血黄素刺激、再灌注造成的氧化应激、白细胞浸润、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补体激活、线粒体介导的机制和血脑屏障(BBB)损伤等相关,多为一过性的改变,大多数日后不发展成癫痫,仅约30%日后可诊断癫痫。

PSE的发生与卒中部位胶质增生、瘢痕形成、神经网络重组、特定基因的上调或下调、信号转导途径的表达等相关,为持续性的改变,再发风险高,PSE若发作两次及以上可确诊,但最近的新定义指出即使是一次发作也可以诊断。PSE一般早期再发风险最大,2年内可达21%~45%。还有研究指出,卒中后首次非诱发性发作(>1周),10年内再发风险为71.5%。



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治疗



在处理急性期癫痫发作时,普遍认为首次单个ASS不需要抗癫痫药物(ASM)治疗,对于脑出血和出血性转化或多次发作ASS的患者,可能需要短期ASM治疗,没有Ⅰ类证据支持使用任何ASM来防止ASS的发生。

治疗卒中后癫痫发作,有较多药物治疗指南(NICE、ILAE等),首次发作即可用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和并发症来个体化地决定最合适的ASM或ASM的组合。用药的疗程应至少2~5年。

卒中后ASM使用时应注意:

  • 老年癫痫发作控制较好(>80%无发作),应更多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 老年患者选药时,尤其应注意共病、共药情况;


  • 避免影响认知、运动功能的药物,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卡马西平(CBZ)、苯巴比妥(PB)、苯妥英钠(PHT)、丙戊酸钠(VPA)等];


  • 首选新型抗癫痫药:左乙拉西坦(LEV)、拉莫三嗪(LTG)、加巴喷丁(GBP)等;


  • 首选单药;


  • 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


  • 维持最小有效剂量;


  • 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提高服药依从性。


PSE的患者往往不只用一种药物或单一的治疗方式,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抗凝药物、再灌注治疗都可能对卒中后癫痫发作产生一定影响。并且不同的药物组合可能会引起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变化,了解这些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PSE患者的安全管理是必要的。例如卒中患者常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及卒中患者常用药物与ASM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临床用药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相关链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