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星火计划·循例问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云端会诊间(第二季 第一期)顺利召开!

2023-06-25作者:医学论坛报醒醒会议
2021主要工作内容
活动
运营
策划线上线下活动
10次、互动15次
内容
运营
策划线上线下活动
10次、互动15次
用户
运营
增加粉丝10000
提高关注度
商务
合作
对外企业商务合
作30期

为了传递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规范化诊治理念,提升基层医院规范化诊疗水平,2023年6月14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全程独家支持的循例问道——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例云端会诊间(第二季第一期)在线上召开。会议特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武丽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叶霜教授共同担任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吴华香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孙红胜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戚务芳教授担任主持,特邀北京协和医院王立教授担任讲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史晓飞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盛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郭茹茹医师、临邑县人民医院于前进医师担任分享嘉宾。

会诊间 KV.png


主席致辞
11.png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武丽君教授

武丽君教授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邀请到众多风湿免疫领域权威专家,通过分享临床诊疗经验及探讨热点话题,进行全面、系统的交流推进SLE规范化诊疗发展,协助基层临床医师提升诊疗技能。



吴华香教授主持
21.png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吴华香教授


专题分享

演讲者

王立 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52.png


《从EULAR指南更新看狼疮性肾炎的诊疗变迁》


王立教授讲述了近十年来狼疮性肾炎(LN)诊疗的变迁过程,内容聚焦诊疗观念和治疗方案变迁两个方面。随着临床证据积累,LN的诊疗理念不断变化和发展:(1)肾活检和重复肾活检是LN准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但重复肾活检的时机需要更多临床证据验证;(2) 尽早介入免疫抑制治疗、实现疾病缓解,显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3) LN维持治疗时间不得少于36个月,但是最佳维持治疗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4) 对于LN患者,应当合理、定期监测,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随着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的积累,LN的治疗方案也发生变迁:(1)吗替麦考酚酯(MMF)从LN患者治疗一线药物发展为全程基础用药;(2)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类药物尤其是他克莫司,快速降低蛋白尿的治疗优势突出,适用患者人群类型扩大;(3)多靶点方案诱导和维持治疗阶段的临床疗效逐渐确证;(4)其他联合治疗方案多种新型联合治疗方案涌现。

吴华香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1.png

吴华香教授高度评价了此次指南的解读分享,此次分享从治疗的目标、时机、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不同时期的治疗,并且特别提到了CNI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地位的变迁。



孙红胜教授主持
22.png

山东省立医院

孙红胜教授


示范病例
演讲者

郭茹茹 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仁济医院

32.png


《柳暗花未明,1例SLE诊治过程》


郭茹茹医师分享了一例反复发作的SLE患者。 患者为29岁未婚女性,以“面部皮疹、反复脱发12年余”主诉入院。2010年患者因斑秃、颜面部皮疹、双手雷诺现象于某家皮肤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ANA+、dsDNA+、低补体。2010年至2018年治疗方案为泼尼松(Pred)40mg+羟氯喹(HCQ),曾先后环磷酰胺(CTX)、MMF、来氟米特(LEF)、甲氨蝶呤(MTX)、硫唑嘌呤(AZA)治疗,病情基本控制稳定。2018-2020 期间治疗调整为Pred 15mg+HCQ 0.2 bid。2020年1-3月期间,患者劳累后颜面部、口腔、掌心皮疹,咽痛,泡沫尿,伴高热,Tmax 40℃,白细胞低(2.91),抗感染治疗1周后再次出现高热,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减少、肝功能高、低补体、高dsDNA,尿蛋白稍高(0.4g)。入院给予甲泼尼龙(MP)40mg q12h治疗仍有发热,遂激素冲击治疗3天(200 mg*3d)后降至60 mg,联合HCQ 0.2 qd及丙种球蛋白20 g qd*3d支持,患者症状缓解出院以MMF 1.5 g治疗。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份患者因脱发多次就诊,调整治疗方案如下:Pred 10mg,先后将MMF更换为环孢素(CsA)、托法替尼(Tofa)。

2021年3月,患者因出现泡沫尿,检查示补体低,激素剂量增加为Pred 40mg,联合tofa 5mg bid治疗,后再次发热,伴皮疹、脱发,入院后查三系低、补体低、肝功能异常、铁蛋白增高、IL-2R增高。诊断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SLE、LN,治疗上再次MP 200mg冲击3d后减量为60mg,患者仍有高热,排除感染后,考虑原发病活动,激素剂量调整为:MP 40mg bid,3d后再次高热,完善检查考虑MAS,予地塞米松(DX) 10mg q8h+依托泊苷(VP-16)100mg*4次(5月14日、5月18日、5月21日、5月25日),自5月16日起热平。5月30日至6月5日,治疗方案调整为他克莫司 1mg bid+Pred 30mg bid,后患者出现血小板低、SF高,故6月7日予VP-16 100mg治疗。患者自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于门诊随访,患者头皮仍有皮疹,实验室检查后(炎症指标及补体正常),调整方案为Pred 10mg + 他克莫司 1mg bid。郭茹茹医师回顾了SLE的发病机制、他克莫司的作用机制,他克莫司能够特异性抑制钙调酶活性,抑制IL-2信号转录,从而抑制T细胞活化、TNFα、IL-1β、IL-6产生及T细胞依赖的B细胞增生作用。最后郭茹茹医师分析了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波动性情况,从病史资料回顾中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推测该患者发病及治疗可能与T细胞信号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吴华香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1.png

该病人治疗相当困难,发病过程中发作了2次MAS,所幸仁济医院做了规范治疗。CNI对这个病人疗效显著,结合患者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进行精准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将是今后的探索趋势。在临床中需要探索的精神和广博的知识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戚务芳 教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图片1-removebg-preview (1).png

该病例非常典型,发热的鉴别并不容易,对于这个病人来说,经过仔细鉴别最终确定发热的原因来自原发病活动。该病人经诱导免疫后序贯他克莫司,最后控制炎症,体现了仁济丰富的临床和用药经验。



戚务芳教授主持
图片1-removebg-preview (1).png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戚务芳教授


实践病例
演讲者

于前进 医师

山东省临邑县人民医院

33.png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抗MDA5型皮肌炎1例》


患者为69岁女性,因“腹胀伴乏力不适2年”入院。2021年5月患者依据2019年标准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给予口服“MMF、泼尼松、羟氯喹”等药物治疗。2021年6月8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予泼尼松40 mg/d、MMF1.5 g/d。2021年10月3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遂治疗上MMF更换为他克莫司3 mg/d,甲泼尼龙片40 mg/d。2021年10月16日给予甲泼尼龙80 mg并减量至48 mg/d、羟氯喹0.2g bid等配合中药治疗,并予以CTX 0.4 g一次,院外甲泼尼龙48 mg/d、他克莫司3 mg/d。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10日在我院共6次CTX治疗,每半月1次,每次0.4 g。2022年2月23日,患者因感染住院,予甲泼尼龙片20 mg/d,螺内酯20 mg bid,熊去氧胆酸胶囊0.25 g qd,氢氯噻嗪25 mg/d,他克莫司早2mg 晚1mg。2022年5月17日,因心衰气喘、乏力,治疗调整为:甲泼尼龙16/mg、羟氯喹0.2bid,停他克莫司。2022年2月23日,因患者腹胀较重,予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甲泼尼龙36mg减量至24mg/d,治疗后好转。2022年8月2日,患者因心绞痛住院,治疗予螺内酯20 mg bid,氢氯噻嗪25mg/d,甲泼尼龙20mg/d,加用他克莫司早1mg 晚2mg。2023年5月17日因一般状况较好,治疗调整为甲泼尼龙16 mg、羟氯喹0.2 mg bid、他克莫司早1 mg 晚2 mg。于前进医师分享了治疗体会,该患者并发多脏器受累,且伴随其他基础疾病,根据指南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因患者糜烂性胃炎不耐受MMF改换他克莫司治疗,病情后续根据其血药浓度调整剂量,以他克莫司维持,病情得到控制。分享结束后,于前进医师也向各位专家请教了如下问题:1.他克莫司相同剂量早晚服用方法,有无疗效差异。2.他克莫司对心脏疾病影响。3.若患者再次病情加重,下一步治疗方案。

孙红胜 教授
山东省立医院
22.png

此病例相当复杂,病人有20余年的肝病病史,对于腹胀腹水的原因和射血分数低的原因需要鉴别。此外最好在每个阶段评估,了解病情变化波动情况。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一般为3-12 ug/L,评估疗效不佳时可增加剂量。患者再次病情加重,需要根据具体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情况,进一步对症治疗。

陈盛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42.png

关于狼疮的诊断,疾病活动度评估时,除了参考相应的分类诊断标准与疾病活动度评分量表,应结合临床患者实际表现,如不同脏器、系统受累患者的总疾病活动度评分可能一致,但其治疗以及患者预后风险并不完全一致,应做到个体化处理。另外如有病情复发(如腹水、心脏表现),需要仔细甄别原发病加重和患者本身其他伴随疾病加重。结合这个老年狼疮患者的免疫学表现可能没有那么活跃,对于特殊药物品种选择、剂量调整都需要慎重,如药物对心脏不良的影响。



叶霜教授主持
12.pn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叶霜教授

在热点话题讨论及线上答疑患者,参会专家围绕以下三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Topic1 SLE患者免疫抑制剂的联用时机探讨

Topic2 SLE患者免疫抑制剂的选择策略探讨

Topic3 SLE患者安全使用他克莫司的经验分享与讨论

叶霜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2.png

如何用好药物是一门学问。联合治疗的选择上应与临床表型相契合,有助于提升疗效。当然也更期待对狼疮发病机制的认识进入到更深一层面,从机制上治疗实现更精准更少使用激素,更好保护脏器功能。

戚务芳 教授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图片1-removebg-preview (1).png

患者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需综合考虑狼疮活动性和重要脏器功能。药物选择策略是一门艺术,没有绝对正确和错误。戚务芳教授谈到其在临床治疗SLE患者时,若患者皮肤以关节为主,偏向于羟氯喹、氨甲蝶呤等;血液学损害为主,CNI首先考虑,他克莫司、环孢素免疫治疗血液系统受累的效果均较好;肾脏受累时会重点考虑多靶点方案(激素+MMF+他克莫司)治疗。他克莫司适用经验方面,戚务芳教授提到有条件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预防不良反应发生,一般血药浓度<15 ug/L,认为相对较为安全。但多少血药浓度是有效的有待商榷。

陈盛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42.png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有两个目的,加强治疗的效果和减少复发。若初始便有重要脏器受累,那么早期就开始应用,以更好更快实现疾病缓解。若无重要脏器受累,轻中度活动的患者,免疫抑制剂一定是在激素无法减量或难以耐受或易复发时联合,当然也要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陈盛教授认为可把免疫抑制剂分为几类,根据级别高低配合治疗,钙调磷酸酶和吗替麦考酚酯属于治疗作用更强的第一梯队免疫抑制剂,而羟氯喹等药物作用更温和。关于适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他克莫司的应用经验上,陈盛教授提到血药浓度的监测一般在疗效不佳或需要考虑副作用时进行。

史晓飞 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2.png

药物选择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循证医学证据较为充足的是多靶点治疗狼疮肾炎。对于药物联用方案选择时,尽量选择作用机制有差异药物联合适用,这样可减少副作用发生率。SLE患者免疫抑制剂的选择其实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如狼疮病人有生育需求,他克莫司在妊娠期可以安全应用,因此无需考虑停药换药问题。另外史晓飞教授认为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监测是有意义的,因为他克莫司治疗窗窄,过低难以起效,过高容易产生副作用,因此用药过程中有条件的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同时应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

叶霜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LN的精彩授课结合两个精彩的病例分享与热点话题的讨论,深入学习SLE患者免疫抑制剂的联用时机、药物选择的思路,同时探讨他克莫司的安全使用策略。让临床医生受益匪浅,也给SLE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理念。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