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而出现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型酸中毒与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一系列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小编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DKA是1型糖尿病突出的并发症,也多见于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经及时合理的治疗可逆转的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
DKA的死亡率在胰岛素问世以前为60%,发明胰岛素以后降至5%—15%;在非专业化的医疗机构仍高达19%,且死亡率随增龄而增加。
造成死亡的原因:低血容量休克、严重的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脑水肿。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
又称高渗高血糖综合征(HHS),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50~70岁。约2/3病人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40%。
诱因
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疾患、血透、腹透、静脉内高营养、限水、某些药物、输糖水等。
发病机制
年老、极度高血糖、严重失水、血液浓缩、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加重高血钠,使血浆渗透压增高,脑细胞脱水。
临床表现
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
1.严重失水唇舌干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少数患者休克,少尿或无尿。
2.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抽搐、失语、肢体瘫痪、昏迷。
特点
严重高血糖,通常≥33.3mmol/L(600mg/dl);
高血浆渗透压,≥350mOsm/L;
严重脱水:血清钠≥150mmol/L;
无明显酮症;
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
实验室检查
血糖常>33.3mmol/L(600mg/dl);
血钠>155mmol/L,也可正常;
血渗透压>320mmol/L;
血渗透压=2(Na++K+)+葡萄糖+BUN;
尿糖强阳性、尿酮阴性或弱阳性;
BUN、Cr升高。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老年病人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NHDC的可能:
1.进行性意识障碍伴脱水;
2.合并感染、手术等应激时出现多尿;
3.大量摄糖、输糖或用使血糖升高的药物时,出现多尿和意识障碍;
4.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5.水入量不足,失水或应用利尿剂,脱水治疗及透析治疗者。
治疗
早期诊断,积极抢救
一、补液
治疗前已休克,先输等渗盐水(不引起溶血)和胶体溶液;如无休克或休克已纠正,血渗透压>350mmol/L,血钠>155mmol/L,可输适量低渗盐水(0.45%);补液不宜太多太快,以免脑水肿、肺水肿;失水程度超过体重的1/10以上,2~3日补足。
二、胰岛素
与DKA相似,0.1u/kg/h,一般来说,本症患者对胰岛素较敏感,胰岛素用量较小。剂量过大,血糖下降太快太低,可造成脑水肿。
三、补钾要更及时,一般不补碱。
四、治疗诱因及并发症
控制感染、防治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尿路感染。
五、昏迷病人的护理及各种对症治疗。
来源:ICU护理之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