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来得比想象中更早

2022-07-20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2021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显示,预估全球有5.37亿人,其中大约670万成年人(20~79岁)或因糖尿病并发症死亡。脑小血管病(CSV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脑血管并发症之一,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腔隙+脑白质病变+微出血。


若患者脑白质(WM)结构异常,会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等的下降,甚至可能向痴呆症转化,这是因为脑白质在信息交换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改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的生物标记物。


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一改变是在什么时候悄然发生的?


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在《柳叶刀》旗下期刊 eBioMedicine 发表了一项基于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提示患者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就已经发生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改变,且这种改变与高血糖水平引起的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image.png


研究选取了中国丽水市6个村和4个社区50~75岁3067位居民进行研究,最终收集到有效数据共2218人,这些居民平均年龄(61.3±6.6)岁,女性占比54.1%,男性占比45.9%。所有人都抽血检查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中无糖尿病史的人接受标准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有糖尿病病史,正在服用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不做OGTT检查。根据血糖值将2218人分为3组,分别为血糖正常组(n=509)、糖尿病前期组(n=1205)、糖尿病组(n=504),其中糖尿病前期组依据是否存在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再分为两个亚组。


脑小血管病的标志之一是影像学上出现脑白质高信号(WMH)。研究人员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了所有参与者脑白质的损伤情况。


结果显示,相比于血糖正常人群,患有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患者普遍年龄更高,心血管风险更大,且脑白质高信号体积也更大


image.png


图1:参与者临床特征,脑白质高信号体积方面,糖尿病人群>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正常人群,差异显著


研究人员同时对比了不同组之间的脑白质区域完整性,发现:

(1)整个糖尿病前期组与正常血糖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2)值得关注的是,合并IFG/IGT的糖尿病前期亚组在多个指标上都出现异常,提示脑白质结构异常;未合并IFG/IGT的糖尿病前期亚组与血糖正常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

(3)糖尿病组相比正常血糖组,脑白质结构异常在大脑中的分布更为广泛。


这意味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改变在糖尿病前期就已出现,特别是合并IFG/IGT的患者,脑白质完整性明显降低。此外,脑白质完整性降低集中在右脑,或许是因为右脑的血供比左脑大,容易受到高血糖损害。


既然受影响的都是血糖异常人群,那是否可以说明血糖代谢与相关扩散指标之间有关联呢?分析后,答案是肯定的。这些脑白质异常确实与较高的血糖测量值有关


2020版《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干预的专家共识》,预估中国糖尿病前期患者有1.48亿人,若能在这期间及早干预,在患者未出现IFG/IGT前保护脑白质微观结构完整性,是避免发生脑白质微观结构损害的关键转折点,能有效预防因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系统改变


目前研究结果仅来自中国患者数据,能否在更广泛人群中得到验证,对于预防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很大意义,期待将来见到更多相关探索。


来源:医学新视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