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女性患者在孕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影响胎儿大脑发育,但若因用药不足或停药而引发癫痫发作,亦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如何平衡其中的收益与风险是临床医生与药师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在10月26~28日召开的“全国医院药学学术年会”的分论坛中,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的郭阳教授,以孕期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为例,分享了药师参与多学科诊疗、通过TDM调整用药方案、保护母婴健康的治疗经验。
郭阳教授介绍,每种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除存在特定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过程发生改变,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如血药浓度的谷值和峰值等)也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随时调整用药方案。以孕期口服拉莫三嗪的管理为例,患者在妊娠期主要由于相关代谢酶分泌的改变,使该药的血浆清除率明显提高;在妊娠结束后,血浆清除率迅速回归正常水平。
某30岁女性患者,每2~3个月癫痫大发作1次,有妊娠计划,但因病情需要,须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经药师参与多学科诊疗,为该例患者制订了如下用药方案并全程监测。
妊娠前 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将药物剂量调整到能够很好控制癫痫发作的最低有效剂量,并将此剂量下的拉莫三嗪浓度作为参考浓度。
妊娠期 若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参考浓度,则无需调整剂量;若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参考浓度,则增加剂量20%~25%;每4~5周重复一次血药浓度监测及上述剂量调整,如有癫痫发作应立即测量血药浓度,调整剂量并重复上述过程。
分娩后1~2周 若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参考浓度,则无需调整剂量;若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参考浓度,则减少剂量20%~25%;每1~2周重复监测及调整,直到达到参考浓度。若妊娠期剂量增加4次以上,产后第1天即将拉莫三嗪减量20%~25%,每1~2周重复监测及调整剂量,直到达到参考浓度。
郭阳教授提醒,以上过程,不同孕妇需要个体化处理。
对于大多数服用抗癫痫药物的女性来说,母乳喂养婴儿是安全的。但是,郭阳教授建议,应避免选择乳汁透过率较高的抗癫痫药物,以及透过母乳后对新生儿有明确不良影响的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托吡酯)。有些药物即使在母乳中浓度较高,但如果其半衰期短,在婴儿体内代谢较快,也是安全的(如左乙拉西坦)。同时要避开乳汁中药物浓度的高峰期进行哺乳。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金 报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