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梅州市妇幼保健院 李涛
首先,我们先明确体温多高是发热?
一般而言,人体的正常体温是腋温36.2℃~37.3℃,人的体温一天内会有波动,但波动范围不会超过1℃。
体温升高超出1天内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就认为是发热,也可认为是腋温大于37.3 ℃即是发热,临床上按热度高低将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及超高热(41℃以上)。
通常我们说的发热是指发热时间≤7天的急性发热,需要和大家说的是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我们去治疗的不是发热,而是去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治本”。但是,在患儿体温≥38.5℃,或者患儿明显不舒服精神差时,我们还是会给予退热药物帮助患儿退热,以减轻患儿的不适感。
那么,退热药物有哪些选择呢?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儿童退热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常用的退热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栓
对乙酰氨基酚栓推荐用于≥2月龄儿童,直肠给药,适用于不能配合口服退热药物的患儿。与口服退热药相比,起效较快,副作用稍小。1-6岁儿童一次1粒,塞入肛门内,若持续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粒。1岁以下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避免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推荐用于≥2月龄儿童,口服给药,因是混悬剂型,建议给药前充分摇匀药物再倒至量杯中。1-3岁儿童 (12-15 kg),3 ml/次;4-6岁儿童 (16-21 kg),5 ml/次;7-9岁儿童 (22-27 kg),8 ml/次;10-12岁儿童 (28-32 kg),10 ml/次。若持续高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1岁以下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避免使用。
布洛芬混悬滴剂
布洛芬混悬滴剂推荐用于≥6月龄儿童,口服给药,因是混悬剂型,建议给药前充分摇匀药物再吸入滴管中。6-11月儿童(5.5-8.0kg),每次1滴管(1.25ml);12-23月儿童(8.1-12.0kg),每次1.5滴管(1.875ml);2-3岁儿童(12.1-15.9kg),每次2滴管(2.5ml)。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5-10mg/kg/次。6个月以下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布洛芬混悬液
布洛芬混悬液推荐用于≥6月龄儿童,口服给药,因是混悬剂型,建议给药前充分摇匀药物再倒至量杯中。成人一次15-20ml,一日3-4次。12岁以下:1-3岁儿童(10-15kg),4ml/次;4-6岁儿童(16-21kg),5ml/次;7-9岁儿童(22-27kg),8ml/次;10-12岁儿童(28-32kg),10ml/次。若持续发热, 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1岁以下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使用了退热栓剂,4-6小时内是不推荐再使用口服退热药物的,在两次使用退热药物期间要保证有足够的间隔时间。同时,推荐使用单一成分的退热药物,并避免退热药物与含有退热药物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以防药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我们也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在发热期间,尽可能地少量多次予患儿喝温水,以加快排泄进程带走体内热量,必要时可适当配以物理降温:温水洗澡;温水擦浴;减少衣物包裹,帮助散热。
来源:岭南药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