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Lancet N:接受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是否还需要节律控制?

2023-03-10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非原创
专题推荐,点击进入:

微信图片_20230227102557(1).png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杨中华


在过去十年中,心房颤动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有所增加,2017年估计有3700多万患者患有这种疾病。心房颤动与严重的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包括心血管死亡、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全身栓塞)相关,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一起,是卒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发生超过760万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其中约四分之一的患者患有心房颤动。在有卒中史的心房颤动患者中,有10%~15%的患者存在共病,且此类有卒中史患者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复发的风险较高。在已知或新发现的心房颤动患者中,有7%~13%的患者在卒中后1年内卒中复发。心血管事件也很频繁,据报道,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约为3%,心力衰竭的恶化率高达6%。


在临床实践中,口服抗凝剂、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管理以及心率控制(如β受体阻滞剂)是卒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节律控制主要用于改善患者心房颤动相关的症状,试验数据显示,与心率控制相比,在预防不良心血管后果方面,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心脏复律的节律控制策略没有整体益处。2020年,EAST-AFNET 4试验显示,对于近期心房颤动的患者,与常规治疗相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心房颤动消融术的全身性早期节律控制策略显著减少了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些结果引发了新近诊断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模式,更倾向于节律控制而非心率控制。由于心房颤动和卒中史患者是临床上是脆弱的人群,因此任何减轻这一人群心血管不良结局负担的干预措施都可能产生实质性的预防效果。然而,这些体弱多病的患者在节律控制治疗中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023年1月来自德国的Märit Jensen等在Lancet Neurology上公布了EAST-AFNET 4试验预先设定的亚组分析,以评估近期诊断为心房颤动(即,在12个月内诊断)且合并卒中病史的患者,与常规治疗相比,早期节律控制策略是否安全,是否能预防不良心血管结局。


EAST-AFNET 4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盲法评定结局的试验,由11个欧洲国家的135家医院和二级治疗机构参与。主要纳入标准包括早期心房颤动(即,在入组前≤12个月诊断)的成人患者,纳入的患者随机分配(1:1)到早期心律控制或常规治疗组。第一个主要结局是首次发生心血管死亡、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或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恶化入院的时间。第二个主要结局是1年内住院的夜晚天数。主要安全性复合结局是与节律控制治疗相关的任何死亡、卒中或严重不良事件。在这里,研究者介绍了卒中病史患者的这些结局。在意向治疗人群中进行了分析。


2011年7月28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在EAST-AFNET 4试验中,2789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早期心律控制组(n=1395)或常规治疗组(n=1394)。在这些患者中,有5名患者没有提供卒中病史的信息,被排除在该亚组分析之外。217名(8%)患者有卒中病史,其中110名患者被分配到早期心律控制组,107名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有卒中史的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72岁(IQR 66.0–76.0)。95名(44%)参与者为女性,122名(56%)参与者为男性。


在对有卒中病史的患者进行4.7年(3.5–6.4)的中位随访期间,早期节律控制组110名患者中有18名(16%)发生了第一个主要结局事件(每100人年3.7名),而常规治疗组107名患者中则有33名(31%)发生了第一次主要结局事件(每100个人年7.4名;危险比[HR]0.52,95%CI 0.29–0.93)。早期节律控制组的每年平均住院天数为5.1(SD 13.2),而常规治疗组的患者每年平均住院天数为6.6(10.1)(RR 0.87,95%CI 0.55–1.38)。在有卒中史的患者中,早期心律控制组有17名(15%)患者发生了主要安全事件,而常规治疗组有30名(28%)。


一些重要数据,早期节律控制组 vs 常规治疗组,基线数据:消融 10% vs 0,抗心律失常药物 87% vs 5%,口服非-VKA拮抗剂或VKA 96% vs 86%,抗血小板 15% vs 26%,24个月时窦律 83% vs 63%。文中未描述『卒中病史』到底是缺血还是出血。结局数据:Time to stroke 3/524 (0.6) vs 8/496 (1.6)。该试验未纳入急性卒中或TIA患者。另外,RAFAS试验随机分配300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急性卒中2个月内接受早期节律控制或常规护理,并发现早期节律对照组12个月时复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明显较低(178例中3例[1.7%],95例中6例[6.3%];HR 0.25[95%CI 0.06–1.00];p=0.034)(J Am Heart Assoc 2022; 11: e023391)。正在准备一项国际随机对照试验,以确定与常规治疗相比,早期、全面、节律控制治疗是否能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和心房颤动患者的不良心血管结局(NCT05293080)。


最终作者认为,对于近期诊断为心房颤动并伴有卒中病史的患者,早期节律控制的疗效与主要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该方法在有卒中病史的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来源:脑血管病及重症文献导读

相关链接

脑缺血和梗死DWI信号详细解读
舌的运动异常,临床如何诊断?
阿替普酶溶栓的剂量是多少?【“神”问妙答 】
脑小血管病6种影像学表现、疾病诊断、4种治疗,太实用了!丨神经领域年度干货

【推荐】常见脑血管疾病的MRI表现
发展视角下如何理解青少年抑郁症
程忻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静脉溶栓后血压应控制在什么水平?
指南解读: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2021版)

缺血性卒中患者何种情况需要给双抗负荷剂量?【“神”问妙答 】
最新发布: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的14条诊疗规范
新冠后认知障碍诊治和管理共识
哪些药物有望“治愈”阿尔茨海默病?
ICM:TBI的高氧疗法,永无休止的故事?

图文解析:脑干肿瘤样病变影像诊断
颅内病变 MR、CT 的阅片技巧,太赞了 !| 最全影像总结
大脑前动脉影像解剖学
大脑中动脉分段
神经综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现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