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刘锐
丘脑下部后外侧能抑制发汗使末梢血管收缩,保持体温;能通过肌肉收缩颤栗产生热量;灰结节外侧部也是保温和产热的重要部位。
丘脑下部的前区及其邻近部位与身体散热有关。
丘脑下部前区损害产生持久的高热,后外侧区损害则引起体温过低。
(1)中枢性高热
多为颅脑外伤、深昏迷和临终前,特点是体温极高,可达40℃-42℃,对任何解热剂均不起作用
(2)发作性高热
常见于醒状昏迷患者。突发原因不明的高热,持续时间不长,无炎症和其他引起发热的体征,常不经治疗体温即恢复正常。
(3)中枢性低温
一般情况良好,但体温过低,可见于灰结节及丘脑下部后方肿瘤。体温可低至34摄氏度以下,预后不佳
(4)体温不稳
可见于颅脑严重损伤或软化,其特点是体温随外界改变而改变
——《神经系统疾病症候学》
中枢性高热不如就叫丘脑热
来源:第91病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