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丘脑下部病变出现的体温调节障碍有哪几类?

2023-03-14作者:论坛报沐雨经验
非原创

作者: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刘锐


image.png


知识点

丘脑下部后外侧能抑制发汗使末梢血管收缩,保持体温;能通过肌肉收缩颤栗产生热量;灰结节外侧部也是保温和产热的重要部位。

丘脑下部的前区及其邻近部位与身体散热有关。

丘脑下部前区损害产生持久的高热,后外侧区损害则引起体温过低。

(1)中枢性高热

多为颅脑外伤、深昏迷和临终前,特点是体温极高,可达40℃-42℃,对任何解热剂均不起作用

(2)发作性高热

常见于醒状昏迷患者。突发原因不明的高热,持续时间不长,无炎症和其他引起发热的体征,常不经治疗体温即恢复正常。

(3)中枢性低温

一般情况良好,但体温过低,可见于灰结节及丘脑下部后方肿瘤。体温可低至34摄氏度以下,预后不佳

(4)体温不稳

可见于颅脑严重损伤或软化,其特点是体温随外界改变而改变


——《经系统疾病症候学


启发与思考

中枢性高热不如就叫丘脑热


来源:第91病区

相关链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