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的春天,《感染·观》作为全国首档感染病学艾滋病领域的专业谈话类节目和大家见面。短短六集内容,探讨了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从新版中国艾滋病防治指南,到极富特色的“中国方案”,还有艾滋病全病程管理理念。20分钟的节目,浓缩了专家们超过20年的积累和思考,只为给观看节目的您传达权威、客观、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今天我们节目走到了尾声,跟您谈谈临床之外、医学之内的人文课题——艾滋病的恐惧与偏见。
一.“谈艾色变”,其实因为偏见和不理解
说到大众对艾滋病的态度,李太生教授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其实艾滋病和乙肝、丙肝都一样属于传染性疾病,如果得了乙肝、丙肝,大多数朋友还是愿意接受你,但假如得的是艾滋病,似乎就会被朋友甚至家人抛弃了。为什么大众对待艾滋病是这种态度呢?首先,是因为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渠道包括性,这就很容易给人贴上某种标签;其次,早期艾滋病死亡率极高,一度对它束手无策。高死亡率和不可治愈率使得大众对它极度恐惧;最后,“谈艾色变”也和艾滋病早期宣传相关。早期为提高大众的警惕,把重点放在危害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上,而现在艾滋病治疗进展已取得非常大的进步,但大众对其的认识还只留在危害上,造成了只知危害,不知进展。
2.“鸡尾酒疗法”为艾滋病治疗带来希望
第一例记录的艾滋病病例报道是在1981年,但真正意义上的治疗从1985年才开始,而一直到1996年“鸡尾酒疗法”出现之前,的确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抗艾滋病药物的研发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首个抗艾滋病药物是1987年问世的齐多夫定,但是到临床上很快就出现耐药。后来研发出拉米夫定和齐多夫定联用后,发现抗病毒活性明显增强,免疫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不过遗憾的是,两药联合,也抵不过时间,最终还是失败了。
直到1996年,在原来双药联合的基础上,再加入蛋白酶抑制剂,终于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三药联合就像调和鸡尾酒一样,所以取名为“鸡尾酒疗法”。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药物选择,不再只限于最开始的三种药物,但“鸡尾酒疗法”仍是目前抗病毒治疗的坚实基础。艾滋病患者如何可以坚持接受抗病毒治疗,能够很好地存活。比如我们都熟知的有“魔术师”称号的前美国职业男子篮球球员约翰逊,他在患病早期就接受抗病毒治疗,坚持用药健康地活到了现在。
3. 提高就医意识,正确认识AIDS
发现即治疗,是艾滋病治疗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对个体而言,“发现”不仅仅限于出现外在症状,而是应该意识到,只要有高危行为,就要第一时间去专业的机构检测。如果是在24小时内发现感染HIV,还可以阻断病毒攻击免疫系统,甚至不会感染艾滋病。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18年的主题是know your HIV states,就是要知道自己的HIV感染状态,治疗和预防的前提都是知晓。正如李太生教授所言,无论是不是艾滋病病人,都不能有鸵鸟心理,拒绝接受防艾和抗艾知识。对艾滋病有明确的了解之后,才能知道如果避免感染,才能知道即使感染要怎么处理和面对,我们相信有朝一日,“零艾滋、零歧视”能够真正实现。
请您为本课程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