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栏目介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典学术活动《周三查房》,自2020年11月起入驻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急诊学院,每周三、五定时更新,经典病例结合急诊科核心知识点讲解,全部免费开放,供临床同道交流学习。更多内容,请安装壹生App,关注“急诊”频道。
课程信息
讲题:满天“星”
讲者:林凡 医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讨论专家:郭杨,朱继红教授等
上线时间:12月7日(周三)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壹生急诊学院”,关注后免费获得上课提醒,精彩内容不错过。
知识点总结
患者谈某某,41/M,因“发热伴乏力、纳差半月余”于 2021-11-10 入 TICU。 病例特点: 中年男性,亚急性病程; 发热伴乏力、纳差起病,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CRP、PCT 升高,胸部 CT 可见多发 实性结节伴空洞形成,腹部 CT 及 MR 提示肝、脾内多发异常密度结节,美罗培南+伏立康唑 效果欠佳,加用万古霉素、将伏立康唑改为两性霉素 B 后体温下降。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2 个月前诊断 AML-M2,1 疗 CR,粒缺期有肺部真菌感染,口服伏立康唑维持治疗,10-25 复查骨穿仍示 CR,ETO=0.12%。胃溃疡、“脑梗“病史。有吸烟史。脑血管病家族史(父亲 50 余岁“脑梗“,大伯 60 岁”脑出血”,叔叔 60 余岁“脑梗”)。
初步诊断:
1、侵袭性真菌感染(肺、肝、脾) 2、细菌性肺炎 3、急性髓系白血病(ETO+,c-kit(N822)+,低危,CR1) 4、低蛋白血症 5、脑梗(史)
知识点:
1、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肝脏真菌感染并不少见,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5%,过去报道 的预后较差,死亡率可达到 15-70+%。其中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胃肠道定植是念珠菌 传播的主要来源,其次是皮肤、黏膜;也可见曲霉菌、毛霉菌感染。
2、肝脏念珠菌感染多见于白血病患者,表现为肝内多发小病灶。
3、发生慢性血液播散性的常见危险因素包括:植入血管装置、全胃肠外营养 、粘膜炎或皮 肤黏膜破裂以及多部位念珠菌定植; 对于 AL 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超过 15 天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除上述危险因素外还包 括患者年龄较小和预防性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85%的 AL 患者发生 CDC 时处于 CR,而真菌血培养呈阳性的患者少于 20%。 常见的临床表现及化验异常如下,其中 ALP 升高具有相对特异性,且其恢复滞后于肝酶下降 及病情的缓解:
4、国外多部指南推荐对血液播散性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推荐: 对于初治患者首选氟康唑,对于有唑类暴露史,或发病时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脓毒血症的 患者首选棘白霉素,其次推荐使用两性霉素 B 及其脂质体(主要是顾虑其肾脏毒性)。
5、我国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 (1)国内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CAESAR 研究)显示,接受化疗血液恶性肿瘤患 者中,确诊和临床诊断 IFD 总发生率为 2.1%。念珠菌和曲霉菌是血液病患者 IFD 最常见致病 菌。真菌血症以念珠菌多见;肺部 IFD 以丝状真菌为主,其中曲霉菌为主要致病菌。 (2)经验性/诊断驱动治疗药物一般选择覆盖曲霉菌的广谱抗真菌药物。 (3)对于初治患者,目前可选卡泊芬净(70mg/d×1d ,随后 50mg/d)、脂质体两性霉素 B (3mg·kg‑1·d‑1)、两性霉素 B(0.5~1.5mg·kg‑1·d‑1)、米卡芬净(100~150 mg/d)和伏立 康唑(6mg/kg,q12h×1d;随后 4mg/kg,q12h,或 200mg p.o,bid)、伊曲康唑(200mg/12h×2d, 随后 200mg/d)。 (4)对于已经接受广谱抗真菌药物预防的患者,在需要启动 IFD 经验治疗时的药物选择仍 不明确,一般推荐换用其他类型抗真菌药物,如棘白菌素类(卡泊芬净)或脂质体两性霉素 B。 (5)疗程根据 IFD 证据而定,至少应用至体温降至正常、临床状况稳定,诊断驱动治疗应 包括 IFD 相关微生物学和/或影像学指标恢复正常。
6、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 年): (1)感染的菌株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44.9%),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复合群(20.0%)、 热带念珠菌(17.2%),光滑念珠菌(10.8%)。对唑类耐药菌株并不少见(约 10%),对卡 泊芬净、两性霉素 B 均无耐药。 (2)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接受高强度化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充分抗细菌无效时 应该考虑抗真菌治疗,药物选择应覆盖曲霉菌以及念珠菌,推荐选用棘白霉素类或伏立康唑 或两性霉素 B 脂质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24 小时内及时予以棘白霉素类治疗。 (3)对于播散性念珠菌病的治疗推荐: 急性:初始治疗首选棘白霉素单药或联合氟胞嘧啶,亦可选择两性霉素 B 及其脂质体;恢复 期维持治疗多选用氟康唑或伏立康唑; 慢性:初始治疗首选棘白霉素或两性霉素 B 脂质体,两性霉素 B 0.5-0.7 0.5~1.5mg·kg‑1·d‑1, 对病情较轻且氟康唑敏感菌株可选氟康唑 400-800mg/d;初始治疗数周稳定后推荐长期口服 氟康唑 400-800mg/d 至影像学病灶吸收或者钙化,通常大于 6 个月,对于氟康唑耐药者可 以选用伏立康唑。
请您为本课程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