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栏目介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经典学术活动《周三查房》,自2020年11月起入驻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急诊重症学院,每周三、五定时更新,经典病例结合急诊科核心知识点讲解,全部免费开放,供临床同道交流学习。更多内容,请安装壹生App,关注“急诊重症”频道。
本期课程信息
讲题: 粒细胞减少原因待查
讲者: 金瀚拿 医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讨论专家:朱继红教授,黄岱坤教授等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壹生急诊重症学院”,关注后免费获得上课提醒,精彩内容不错过。
知识点总结
史XX,男,56岁,主因“发现白细胞低5年,加重伴间断发热3月”于2021-2-26就诊。
病例特点:
1、中年男性,慢性病程,急性加重;
2、反复出现发热,肺部感染,牙龈炎,肛周感染,皮肤感染,实验室检查提示白细胞减少,粒缺,PCT升高,CRP升高,抗细菌感染治疗+肛周手术后体温正常,白细胞可升高;
3、真菌感染阴性,EBV,细小病毒、CMV和腺病毒等阴性,结核检查阴性,免疫指标无异常,实体肿瘤和血液性疾病筛查无异常;
4、骨穿可见嗜血现象,脾大,发热,白细胞减少,贫血,sCD25升高,NK细胞活性下降;
入院诊断:
粒细胞减少原因待查
嗜血综合征
肺部感染
皮肤感染(血行播散)
肛周脓肿(术后)
肛瘘(术后)
知识点学习:粒细胞减少诊疗思路
1、定义:中性粒细胞减少:成人中性粒细胞(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 <1.5×109/L;
粒细胞缺乏(agranulocytosis) :外周血ANC<0.5×109/L;
严重中性粒细胞缺乏:ANC<0.1×109/L;
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1.5×109/L持续3个月以上;
2、粒细胞减少诊疗思路:
①粒细胞生成及成熟障碍:
遗传/先天:良性族群性中性粒细胞减少(benign ethnic neutropenia, BEN):是非裔和其他某些族群中轻度/中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遗传性病因,它并不会增加感染发生率。
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指在通常不发生BEN的族群中,家族性发生不明原因的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
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综合征:偶尔可在成年期初次发现,但通常是在儿童期就因伴发感染或躯体症状而被发现(如毛发过早变灰白、指甲或骨骼畸形)。
后天因素:放射物质、药物(细胞毒性药物或免疫抑制剂)、恶性肿瘤细胞浸润骨髓、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再障、PNH、营养不良(膳食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B12、叶酸、铜缺乏)等;
②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
感染:可见于病毒(肝炎、HIV、EBV等)、细菌、寄生虫和立克次体感染等。
风湿性疾病:RA、SLE等。
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可单独发生(原发性),也可以伴发于其他疾病。
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chronic idiopathic neutropenia, CIN):是不明原因的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成人CIN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以是无症状情况下的偶然发现,也可以表现为阿弗他溃疡、牙龈炎和频繁感染。
脾功能亢进
③粒细胞分布紊乱:循环中的粒细胞转移至边缘池或组织池
3、分析:
①本患者5年前粒细胞正常,近5年反复出现粒细胞减少伴发热,引起肺部感染、肛周感染、皮肤感染、牙龈炎等,抗细菌感染治疗有效,体温可正常,粒细胞较前升高,但反复发生,迁延不愈。在完善骨穿、PET-CT、真菌、结核、EBV、细小病毒、腺病毒、CMV、免疫性疾病等检查,可排除继发性因素引起粒细胞破坏或消耗过多。故此诊断为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②患者反复出现发热、感染等表现,考虑为感染病灶清除不彻底(肛周、皮肤黏膜、牙龈等),抗生素疗程不足,可取组织行宏观基因组学测序指导抗菌治疗,外科干预清除感染病灶,延长抗菌疗程。
③可完善染色体检查,虽然患者5年前粒细胞正常,但不能排除先天性缓慢进展的基因变异。
④患者有发热、脾大、白细胞减少、贫血、sCD25升高,NK细胞活性下降,骨穿可见嗜血现象,故嗜血综合征(HLH)诊断明确,考虑病因为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风暴,可在抗感染基础上行丙球+激素的治疗,依托泊苷及环孢素可暂不考虑。
推荐阅读: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6版)
请您为本课程进行评价